阜阳市林下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安徽省阜阳市充分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机遇,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全市有各类林下经济地块10634个,经营面积为176404亩,年创总收入30175万元,年获纯收入18327万元,有38779人参与就业。全市林下经济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0.52%。其中:种植类9148个,经营面积为96653亩,年创总收入12229万元,年获纯收入6253万元,有274789人参与就业;养殖类1470个,经营面积为12471亩,年创总收入5524万元,年获纯收入2831万元,有4441人参与就业;采集加工类13个,经营面积为7880亩,年创总收入3546万元,年获纯收入2837万元,有533人参与就业;森林旅游类3个,经营面积为59400亩,年创总收入8876万元,年获纯收入6406万元,有6326人参与就业。
阜阳市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探索了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
一是林下种植。主要模式有林—苗模式、林—药模式、林—菜模式等。全市绝大多数有林地都开展了林下间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界首市史辉种植专业合作社引种栽培薄壳山核桃,在林下种植药菊,被评为全省农民林业示范合作社。阜南县苗集镇兴农晚秋黄梨果树专业合作社,集体造林500余亩,带动7个乡镇发展晚秋黄梨近2000亩,林下种植西瓜、萝卜、大蒜等,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显著。
二是林下养殖。主要模式有: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蜂模式等。一些有条件的地方注意发展林下特色养殖,效益非常明显。临泉县张楼红樱桃专业合作社,在600亩优质红樱桃林下养殖高档土鸡6000只,也被评为全省农民林业示范合作社。颍东区老庙镇庙南贵妃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在20多亩10年生杨树林下,养殖贵妃鸡15000多只,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还申请了专有品牌。
三是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太和县香椿芽采摘加工发展森林蔬菜,淹制椿芽300多吨,创产值600万元。阜南县黄岗柳编专业协会,连接70家柳编公司,其中23家有自营进出口权,带动了6个乡镇30个柳编专业村5万农户、近10万人,全县柳编产值达6亿元,走出了“协会 公司 农户”的发展模式。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