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两只江豚首次放归湖北石首豚类保护区

媒体:原创  作者:WWF中国
专业号:WWF中国
2011/4/25 10:28:53

  湖北,石首--4月23日,两只人工饲养的江豚首次被“软释放”到湖北石首的豚类保护区,为最终在野生环境里生活提供过渡。

  上午,来自WWF全球淡水项目主任李利锋、WWF(英国)淡水项目主任 David Tickner,WWF中国项目实施副总监王利民博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豚类学科组组长、中国首席淡水豚保护专家王丁等人亲手将两头人工饲养的江豚放回到保护区临时设置的万余平方米围栏的水域中。这两只江豚承载着大家回归自然的美好希望,以自由摇曳的身姿再次游弋在长江故道中。

  据悉,两头江豚来自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饲养池和天鹅洲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均为雄性,在网箱中人工饲养时间分别长达6年和3年。

  为了让人工繁殖和救护的江豚种群能够适应野外生存环境,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部门推动下,先对其进行 “软释放”。所谓软释放(soft release),是指将人工繁殖的濒危物种个体释放到大自然之前,仍继续在一段时间内,为释放的动物提供必需的饵料、饮水和躲避捕食者的场所,使其逐步适应野生环境的过程。

  WWF英国分会淡水项目主任David Tickner表示:“软释放是人工饲养江豚获得自然生境中生存能力的重要的一环,在未来江豚保护行动计划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迁地保护只是权宜之计,江豚最终必须实现自然野放,回归长江。”

  从1992年开始,WWF携手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机构,开展了一系列救护活动,并利用长江故道中的一切有利生境保护江豚。至2010年,保护区江豚种群上升到30余头,且每年有2到5头幼豚出生。另外,早在198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立了豚馆,从事长江江豚的繁育研究工作。2005年,豚馆中诞生了第一头人工饲养的江豚,现已成年。

  WWF中国项目实施副总监王利民博士表示:“WWF、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保护区工作人员将对这两头江豚的行为、声学及健康状况继续进行细致监测,以获得生长的数据和信息,帮助长江江豚种群逐渐适应野外生存环境。我们期望将来在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的情况下,江豚最终从保护区重返长江!”

背景资料:

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仅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连通的湖泊中。2006年,来自7国的中外专家在长江中下游全江段所做的调查显示,仅有1800只江豚存活于世。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江豚种群下降速率超过5%。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考虑将其受威胁等级从“濒危”调整到“极危”。

阅读 9988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