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南沙投资逾680万普建人工湿地 化污水为清流

媒体:羊城晚报  作者:吴彤 南宣
专业号:南沙卫士
2008/8/12 6:51:02
投资逾680万元的8条试点村,生态沟里已碧水长流

南沙湿地对化污举足轻重 郑迅 摄

本报讯 记者吴彤、通讯员南宣报道:臭气熏天的生活污水,流经一片密集种植这

类绿色植物的人工湿地,很快便可以净化为清流。记者昨天从广州市南沙区了解到,一年以来,其农村生活污水探索实施生化处理工程已初见成效。

原来污水四溢

地处广州最南端的南沙区大部分都是农村,辖内共有116条河涌,总长295公里。不少村民都选择在河涌的两岸建房居住,因村内无独立排污系统,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进河涌,部分区域甚至污水四溢,导致城乡环境和珠江水质受到严重破坏。

从去年起,南沙在全区各镇街选择8条村庄,围绕着生态沟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试点。试点工程总投资超过680多万元,工程完工后直接惠及的3150户1万多名村民。河涌水质的改善不仅让两岸村民告别了以往那种污水乱排的日子,甚至还引来不少细佬仔前来玩水嬉戏。

如今清水环绕

如今,走进南沙区万顷沙镇红湖村可以看到,一湾浅浅的小沟从这个200户人家的小村中斜穿而过,并在村口小学东边不远处与村外的河涌合流,将整个村庄环抱起来。

村民告诉记者,这条小沟叫做生态沟,眼前比较清澈的水流是由村里的各种生活污水经过三级净化而来的。村里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集中收集起来以后,首先被送到3个处理池处理,祛除污水中的臭味,然后再送入生态沟进行生物净化。

所谓生态沟是一条深约1米左右的水沟,两壁都用鹅卵石砌成,底部则依次铺设碎石、粗沙和细沙等,并在上面栽种菖蒲、黑麦草、大丽花、美人蕉等多种具有较强“清污”能力的绿色植物,形成一片人工湿地。这些艳丽的绿色植物以及人工湿地中自发形成的各种浮游生物与微生物,会将流经的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附出来,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从而使水体本身达到净化效果。

两年全面铺开

南沙区政府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在目前8条村试点生态沟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区全面铺开生活污水集中生化处理工作,力争到2009年使辖内58条行政村,村村建成生活污水生化处理设施。与此同时,他们还将积极扩大南沙街及黄阁镇污水处理厂的纳污面,进一步完善全区的污水处理网络,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力争在今后两年内全面完成116条河涌的整治工作,基本做到清淤、无漂浮垃圾、周边环境卫生整洁。

阅读 9835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