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小太平鸟
拉丁学名:
Bombycilla japonica
属于:雀形目 太平鸟科 太平鸟属
形态特征
小太平鸟 朱英 摄
体型略小(16cm),枕部黑色,与贯眼的黑色区域相链接,形成环绕头部的黑环且后枕部的黑色羽毛稍长,形成冠羽。初级覆羽端部和尾羽端部绯红色显著;初级飞羽接近黑色,端部朱红色;次级飞羽羽轴特化伸长形成扁片状蜡质红色突起。
小太平鸟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冬候鸟,在西溪湿地为偶见种类。
栖息环境
小太平鸟 郑永富 摄
喜成群活动,并常与太平鸟混群活动于针叶林和高大的阔叶乔木中间。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取食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繁殖期会较多的取食昆虫,而冬、春季节则以各种植物的果实为食。
生活习性
图片来源于:鸟网
小太平鸟栖息于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针叶林、阔叶林中。迁徙及越冬期间成小群在针叶林及高大的阔叶树上觅食,常与太平鸟混群活动。常数十只或数百只聚集成群。性情活跃,不停地在树上跳上飞下。除饮水外,很少下地。
繁育方式
图片来源于:鸟网
每年6月份开始繁殖,巢多筑于针叶树枝间,以树枝、苔藓、枯草等为巢材,巢内铺垫羽毛、草茎等,巢呈碗状。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为14天左右。
图片来源于:鸟网
分布范围
分布于俄罗斯东南部(雅库特东部,哈巴罗夫斯克和阿穆尔河流域),还不定期进入毗邻的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北岸);非繁殖地主要是中国东部、韩国和日本。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保护级别
图片来源于:鸟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观鸟注意事项
一、观鸟的最佳时间是清晨和傍晚。清晨人少、光线柔和,鸟儿们出巢寻食活动频繁。傍晚时分,鸟儿们归巢也可以看见较多的鸟类。
二、观鸟活动建议大家穿着暗色系的衣物。尽量避免选择鲜艳颜色的衣物。因为鸟类视觉敏锐,鲜艳衣物会对鸟类产生刺激和惊扰。
三、在观鸟时,希望大家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做不仅保护了您的安全,还可以给鸟类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栖息地氛围。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