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白胸苦恶鸟
别称:白胸秧鸡、白面鸡、白腹秧鸡
属于:鹤形目 秧鸡科 苦恶鸟属
形态特征
图片来源于:鸟网
白胸苦恶鸟是中型涉禽。上体暗石板灰色,两颊、喉以至胸、腹均为白色,与上体形成黑白分明的对照。下腹和尾下覆羽栗红色。成鸟两性相似,雌鸟稍小。头顶、枕、后颈、背和肩暗石板灰色,沾橄榄褐色,并微着绿色光辉。两翅和尾羽橄榄褐色,第1枚初级飞羽外翈具白缘。额、眼、两颊、颏、喉、前颈、胸至上腹中央均白色,下腹中央白而稍沾红褐色,下腹两侧、肛周和尾下覆羽红棕色。幼鸟面部有模糊的灰色羽尖,上体的橄榄褐色多于石板灰色。
栖息环境
图片来源于:鸟网
栖息于长有芦苇或杂草的沼泽地和有灌木的高草丛、竹丛、湿灌木、水稻田、甘蔗田中,以及河流、湖泊、灌渠和池塘边,也生活在人类住地附近,如林边、池塘或公园,在湖泊周围村落附近水域的水草中,普遍有白胸苦恶鸟活动,也见于近水的水稻田、麦田、紫穗槐和野蔷薇丛中。栖息地的海拔高度从低地到1500米,在中国云南省为300-2700米。
生活习性
图片来源于:鸟网
性孤独,常常独栖于有浓密树荫的枝权或树椿上,有时也见栖息于浓密的灌丛中或树荫下的石头上,不栖于较暴露的树木高处或顶枝上。通常在黄昏和晚上活动,有时也见在水面上空飞翔、飞行时两翅鼓动频繁,飞行速度甚快,但通常飞行高度较低,一般多在水而上10-20米,很少超过河岸树的高度,飞行时脚往后伸,远远突出于尾外,但缩颈较小而不甚明显。性较羞怯.白天总是偷偷摸摸的躲在阴暗的地方,一声不响的缩着脖站在岸边树木或灌木的低枝上,如无惊动,很少移动地方,即使有危险,也多先伸脖了望,然后慢慢鼓动两翅,沿岸飞到不远处另一处阴暗地方。通常不到地面活动,但当翅膀受伤时,它在地面奔跑也甚灵活。
图片来源于:鸟网
杂食性,动物性食物有昆虫(甲虫、蚱蜢等)及其幼虫、龙虱幼虫、鞘翅目成虫、螟蛾及其幼虫、蚂蚁、鲎虫、蜗牛、螺、鼠,蠕虫、软体动物、蜘蛛、小鱼等;也吃草籽和水生植物的嫩茎和根。其中植物性食物有苕子种子、野荸荠籽、稗、瓜子、谷、大麦、小麦、植物种子和芦苇茎;另有砂砾取食。
繁育方式
图片来源于:鸟网
繁殖期4-7月。单配制,至少在繁殖季节维持配对关系,此期有明显的领域性。巢营于水域附近的灌木丛、草丛或灌水的水稻田内,用芦苇、茭白、昌蒲或稻叶缠成,巢内垫有细草、植物纤维及羽毛等,呈浅盘状或杯状,常距水面0.5-1米,有的远离水边。巢外径约26厘米,内径约14厘米,巢高约27厘米,巢深6-12米。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每产4-10枚,通常5枚,卵呈椭圆形,淡黄褐色,密布深黄褐色或紫色斑点,钝端较为密集。卵的大小约为42毫米×38毫米,卵重约23.5克;孵化期16-18天,也有为20天。两性轮流孵卵、喂养和照顾幼鸟。雏鸟绒羽、嘴及腿均为黑色,常由亲鸟带领活动。
图片来源于:鸟网
分布范围
中国在北纬30°以南广泛分布,在南方省份为留鸟,在长江流域为夏候鸟,分布于海南(东方、坝王岭、乐东、五指山、黎母山、吊罗山、琼山、文昌)、广东等。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保护级别
图片来源于:鸟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观鸟注意事项
一、观鸟的最佳时间是清晨和傍晚。清晨人少、光线柔和,鸟儿们出巢寻食活动频繁。傍晚时分,鸟儿们归巢也可以看见较多的鸟类。
二、观鸟活动建议大家穿着暗色系的衣物。尽量避免选择鲜艳颜色的衣物。因为鸟类视觉敏锐,鲜艳衣物会对鸟类产生刺激和惊扰。
三、在观鸟时,希望大家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做不仅保护了您的安全,还可以给鸟类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栖息地氛围。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