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今年夏至,西溪泛红

媒体:西溪湿地官网  作者:西溪湿地
专业号:西溪湿地
2014/6/24 14:28:08

夏至来临,万物繁茂,插立夏秧,谷收满仓。茶树春梢发育,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 6月22日下午,由西溪创意产业园入驻机构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联合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中心在创意园区内西溪客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茶会:“西溪真是大观园的原生地吗”。

西溪创意产业园的西溪客厅里人头攒动,大家都带着疑问前来品茶、聆听讲座。杭州“三生石畔”居然有一个石破天惊的红学新说,西溪这个水草丰盛芦花纷飞的大园子,竟然是中国第一奇书《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地,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的三生石,位于杭州灵鹫峰下的中天竺法镜寺内《红楼梦》原创者并非曹雪芹,而是出身于西溪“百年望族”的著名文学家洪昇,他先以文言文写作了《长生殿》,后又用白话文写作了《红楼梦》;康熙游览时所题“竹窗”,竟然就是林妹妹的潇湘馆,洪昇的“洪园”,竟然就是宝哥哥的“怡红院”,洪昇的一干善吟诗文的闺阁姐妹,也就是那些活跃于西溪的“蕉园诗社”众女子,竟然就是“金陵十二钗”的原型……这一系列的考证都源于蒙古族汉子土默热先生。35年前他为了《红楼梦》中描写的江南风情,寻觅到杭州,独自跑西溪,夜宿农民家,通过南北往返数十次的探究,对洪氏家难、蕉园诗社、西溪园林、竹窗接驾进行了考证,四位一体地证明了昇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而西溪则是《红楼梦》写作的源发地。

听众中有不少专家学者、大学师生和《红楼梦》的爱好者,大家对这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大有醍醐灌顶之感。主讲老师是中国红学会理事、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正康,他的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讲授,使人大开眼界,让听众明白《红楼梦》诞生于明末清初,是中国17世纪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是与《长生殿》的架构、风格、手法相互呼应一脉相承的戏剧家的苦情力作,也是晚明文学气脉在高潮中谢幕的标志。

本次活动还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电影文学会副会长、杭州红学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作家黄亚洲;浙江省政府参事、浙江省杂文学会会长、杭州红学研究中心监事会主任桑士达;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院长、茅盾文学奖得主、资深茶文化专家、著名作家王旭烽莅临指导。黄亚洲、王旭烽品着《红楼梦》中著名的“女儿茶”,与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研读红楼梦的体悟。

大家希望这样的文化讲座能在西溪客厅经常举行,为杭州西溪再添一抹迷人的文化风韵。并期待下次七夕西溪创意产业园文化客厅的情侣茶活动。

杨宇涵

阅读 248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