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 陕西日报 9版 盛世巨笔再绘大美陕西水墨丹青
——从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全省生态建设发展
冬日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寒气逼人,但层峦叠嶂的高山峡谷和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变化,依然吸引着科考探险者和情有独钟的游人。而分布在陕南、关中、陕北各个不同的自然保护区,同样以不同形式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构成大家共有的生态体系。
从1965年我省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到1999年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9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以来,我省狠抓自然保护区建设,逐年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共批准新建各级自然保护区37个,使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46个,面积由2000年的27.24万公顷增加到104.92万公顷,扩大了77.6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提高到了5.10%。已经初步形成了重点突出、类型比较齐全和覆盖面广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目前,全省自然保护区基本覆盖了大多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主要类型的生态系统,特别是“生物基因库”秦岭山地的自然保护区已经有22个,其中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7.53万公顷。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东段,牛背梁保护区是唯一以羚牛秦岭亚种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海拔1100米——2802米,总面积16418公顷,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东段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处于羚牛秦岭亚种模式产地的东部边缘,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被确定为40个最优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众多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是物种遗传的基因库。对秦岭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及代表性,被誉为秦岭东部的绿色明珠,具有很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区内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90.12%,属秦岭中山及亚高山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有着垂直差异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夏季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区内多溪流,水资源丰富,主要有旬河、乾佑河和石砭峪河三大水系,是西安市主要水源补给源。
穿行在牛背梁保护区,更能体会保护区人的艰辛和付出。1986年,省政府批准成立牛背梁保护区柞水筹建处,历经风雨26载,创业者扎根深山,无怨无悔。1997年成立管理局,职工队伍逐渐壮大。近年来,牛背梁保护区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谋发展,抢抓机遇,各项工作成绩显著。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也愈来愈被提上议事日程。牛背梁保护区作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自然科学的重要平台,在繁荣生态文化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德怀说:“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由生态保护向生态文化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是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基础保障。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通过强化生态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使陕西省的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绿色、生态,已经成为人们对陕西的认知和共识。
图/文 记者 宋红梅 封鲜玥 通讯员 强晓鸣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