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河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设计案例
传统的规划、设计实践,着眼点是“风景”,让游客关心地形、植被、水体等风景要素构图而成的“看的风景”,甚至特别要引导游客关注造型地貌的“新、奇、特、异”。也就是说,传统的自然风景或旅游休闲观念中,地形是构成旅游吸引的最核心要素。然而,湿地却缺乏地形变化,缺乏视觉上的变化性、丰富性,在湿地公园里走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脚下或视野中很有可能“没有”变化,没有登山时的“步移景异”,也没有穿越森林时的“曲径通幽”,所以,普通游客在湿地里沿着栈道走一会儿,可能就要“审美疲劳”了。
湿地风景的上述特点,让我们的湿地公园管理者、规划师、设计师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为游客提供丰富、深刻的旅游体验。于是,有的湿地公园沿袭古典园林的经验,玩儿起了小桥流水、曲水流觞、水榭亭台的传统情调,有的把湿地变成了汽艇高速飞驰、水滑梯激流勇进的水上乐园,但是我们知道,园林化、水上乐园化都不是今日湿地公园应有的建设模式。而且,我们也看到,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的很多湿地公园,在没有搞园林化、水上乐园化的情况下,也做得颇有人气,比如美国大沼泽国家公园、日本尾濑湿地国立公园、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公园、香港城市湿地公园、香港米浦湿地自然保护区等,这些湿地公园在保证生态系统完整、景观氛围安静自然、保护目标不受冲击的前提下,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丰富、深刻的旅游休闲体验系统,深受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到访游客的欢迎。
那么,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如何在确保自然保护目标的前提下,为游客创造丰富、深刻、有趣的旅游、休闲体验机会呢?
笔者以为,可以从3个方面重点来设计、规划。
严格、科学的空间管理布局。旅游活动发生的原因,是人们对区别于惯常居住环境的空间、场所的寻求,老百姓直白、打趣的说法是“从自己活腻味的地方,到别人活腻味的地方”。市民日常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般的城市中,他们更期待到访视野和活动场域充满自然气息、勃勃生趣的地方,因此,湿地公园只能开展适度的旅游利用。严格、科学地进行空间管理,主要是对旅游设施进行科学布局,只拿出湿地的少量空间用来安排设施和供游客涉足游览,大量空间须保持原野景观,不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不破坏水生生物和鸟类的栖息环境。并且,旅游利用的空间也要践行“少设施、设施集中,设施从入口区向纵深地带渐次减少”的原则,因为包括湿地在内的自然地区开展旅游的基本逻辑是必须展示自然本真的美。在开展旅游利用的少量空间,具体应该采用“点-线”式设施布局模式,“线”是指游步道系统,点是指入口区、不同规模级别的休憩停留点,游步道将休憩停留点贯穿起来,构成了湿地公园旅游利用的空间骨架。在接近湿地保护核心地区的纵深地带,甚至连垃圾箱、方向导引牌都不能出现,给游客干干净净的原野景观。
建立完善的环境解说与教育系统。今天的生态旅游理念认为,自然中的万物包括生物多样性都可以成为“风景”,而游客能够读懂、喜爱这样的风景,只能依赖环境解说的形式。随着国家和国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人们到访自然地区,将不再单纯关注“新、奇、特、异”的视觉景观,而会从更多维度去理解、欣赏自然的“美”,就像欧美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来的“环境景观”概念那样,在生态旅游视角下,湿地之美主要体现在它的生物多样性,而不是视觉上的丰富、多样,而这种生物多样性之美,只有通过环境解说之后,普通游客才能够理解和感受。
具体而言,以环境解说、环境教育为核心的湿地生态旅游,应该通过规划建设如下软硬件来实现:解说步道、自然观察路径,游客中心与环境教育馆或自然博物馆、自然学校,开发环境教育课程体系,组织环境教育活动等。很多人对“环境解说”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解说牌示系统”。其实,解说牌示只是解说系统中的一种解说媒介形式,连湿地的坐凳等休憩设施都可以设计开发出环境教育功能。例如,笔者的设计团队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坐凳(如图1),椅背“包包挂挂”的凹口,刚好和反嘴鹬的喙形一致,既传播了知识,又感觉有趣、精致和贴心,这就是互动式的景观设计和体验设计。这种互动体验设计,在笔者的设计团队为黑龙江七星河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一处设计中也可以看到(如图2),栈道在林间和湿地间的穿梭出现、休息与亲水平台的高低变化都会给游客带来体验的“变化性”,而且因参差不齐而更具美感的树墩坐椅其实也是环境教育设施,它的不同高度对应东北地区不同年份的黑土流失速度,而黑土流失速度的数据来源于科学论文,也就是说,这一设计将科学论文的复杂难懂的研究结论,平易、有趣、直观地传递给了游客,让他们也更加关切环境危机和环境问题。
设计丰富、完善且环境友好的旅游体验系统。传统的大众旅游强调用眼睛去看风景,而现代生态旅游还强调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满足游客学习、锻炼身体和意志、融洽包括亲子关系在内的人际关系等多种价值追求,所以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还可以开展很多环境影响小、游客体验性强的游憩活动。例如,湿地地势平坦,适于开展自行车骑行、徒步等游憩活动;湿地周边社区可以开展乡村旅游活动,在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基础上,也可以建设规模适度的度假村、木屋度假区、度假营地等设施,在环境承载范围内,开展综合旅游利用。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理解湿地的原生自然之美,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时,能够深刻认识湿地生态旅游的逻辑,谨慎、细心地为游客提供丰富、深刻、有趣的旅游体验。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