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观点评论 > 综合评论 > 正文

草海湿地保护存在的环境问题浅析

媒体:生命的探讨  作者:冉景丞
专业号:关注森林资讯
2018/6/23 18:10:55

草海保护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贵州草海国家级保护区,总面积96平方公里, 其中湿地面积46.5平方公里,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湿地和候鸟越冬地之一,被列为“世界十大高原湿地观鸟区之一”。近年来,到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逐年增长,草海称为黑颈鹤重要的越冬地之一。而草海湿地历史上曾经过 1958 年和 1972 年两次大规模人工排水,草海仅存水面 500hm2和部分沼泽地,大部分湖底被开垦为耕地,大量人口迁入居住。周边群众严重依赖于草海的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加之工农业污水向草海湿地排放、开发项目侵占等问题,对草海湿地造成严重的生态威胁。只有找出了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好问题。

据调查分析, 草海的生态建设主要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土地权属复杂

由于几次将草海排水造田的影响,加上1981年土地承包经营时草海正处于低水位期,湿地范围内许多土地仍为群众的种植地,在承包经营时将这些土地都承包给了农户,因此,现在的草海保护区范围内,甚至多数水体区域,大多是当地农民的承包地。当地群众要生存要发展,当地政府和自然保护区没法拿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导致人鸟抢地、人鸟抢食现象严重,老百姓的生存发展与自然保护矛盾突出。很长一段时期,在草海水体周边的保护区范围内,到处可以看到老百姓挖沟排水,起垅种菜,下海张网,捕虾捞鱼,管理部门无权干涉,因为群众都是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开展的。

2入湖污染严重

草海紧邻威宁县城,在2015年前,城区污水管网收集不齐,污水处理厂容量有限,每天约有8066吨污水从县城流入草海。环草海居住着18个行政村99个村寨共9万余人,基本没有排污收集处理系统,每天也有8000多吨污水直排入湖。分散在草海周边的上千家农家乐接待点,基本没有垃圾和污水处理意识,大量的餐饮垃圾和废料,直接进入到草海水体。围草海的养殖户的畜禽粪便也基本上直接入湖。草海周边大部分是农耕地,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巨大,这些残留在土地里的化肥、农药经雨水淋刷后约70%直接流入草海。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溶解氧、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等都严重超标。按监测垂线每月水质类别出现频率统计,2006年中部和杨关山垂线均为Ⅲ类水质;2007年中部垂线为Ⅲ类水质,杨关山垂线为Ⅱ类水质;2008年两个垂线均为Ⅱ类水质;2009年中部垂线为Ⅲ类水质,杨关山垂线为Ⅱ类水质;2010-2011年均为Ⅲ类水质;2012年均为Ⅳ类水质。同时每年有120.6吨以上城镇生活垃圾直接堆放于草海集水区域,大量垃圾被自然动力冲刷进入草海。直到草海环境综合整治开始,环草海建立1家万吨污水处理厂外,还建立了19家分散式污水处理厂,入湖垃圾得到一定的清理,周边许多无序的农家接待点被关停,草海的水质才开始好转,但直到今天,部分指标还超标,达不到Ⅲ类水质。

3外来物种入侵严重

有害生物入侵也是草海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号称“生态杀手”的空心莲子草大量入侵并疯长,危害草海生物多样性。空心莲子草在水面上繁殖较快,并与沉水植物及浮游植物争夺阳光、空气,从而导致水生生物和鱼虾缺氧死亡。草海周边放荒的农地和沼泽地里芦苇疯长,茂密的芦苇丛让黑颈鹤等大型涉禽无法觅食和栖息,坚硬的芦苇杆甚至弄伤黑颈鹤的脚。疯长后的芦苇丛里很少能找到鸟类可利用的食物,导致越冬期鸟类食物短缺。冬未初春,枯死的芦苇丛极易着火,且难以扑灭,过火后的湿地一片焦糊,没有生机。外来种黄黝鱼、彩石鲋种群数量大增,使得草海鱼类资源发生了显著变化,普栉鰕虎鱼、洞庭栉鰕虎鱼、油粲和青鱂等土著鱼类资源严重衰竭。小龙虾从2006年开始在草海出现,现在已经漫延到整个草海,它们繁殖迅速,食源广泛,天敌稀少,导致在草海的泛滥,破坏堤岸和垛田,捕食本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环境,特别是底栖生物遭受严重伤害,有许多物种随着小龙虾的出现而锐减,甚至已经难以发现。近几年出现在草海的牛蛙,个体巨大,不仅捕食鱼虾和本土蛙类,甚至可以捕食鼩鼱和鼠类,形成新的灾害。

4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过度捕捞一直是草海难以解决的问题,捕鱼的网眼小到形同纱窗。整个水面上到处是捕鱼的迷魂阵、鱼缕。不仅捕鱼虾,包括水中的底栖动物、昆虫都是捕捞的对象。草海里的蜻蜒幼虫,可以卖到240元/kg,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大肆捕捞。草海中的海菜花,尚未开花结果,即被采摘干净。另外,旅游开发活动管理粗放,没有看到草海旅游的真正价值,没有实现保护区倡导的生态旅游,仅将旅游产品限定在水面游船,大量的游船处于无序管理状态,造成草海的生态压力,游船码头通过栈桥已经延伸接近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对一些岸上观鸟旅游也没有正确引导和管理,旅游活动区域也是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巡湖员对游客的管理无力,除严格控制几个黑颈鹤夜栖地外,其它地方游客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5水土流失导致淤积严重

草海保护区面积96km2,森林覆盖率仅为15.3%,水土流失面积31.44km2,占保护区面积的32.8%,每年因水土流失而进入草海的土壤达5.29-11.09万吨,多年的淤积,使草海水域已由原来的5-6米深水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平均2米的水位。整个北坡的面山植被改造,将原来的自然灌草丛清除,微地形破坏,大量堆积外来新土,刻土种植单一物种,且不说单一物种的生态功能低下,水土保持能力弱,刻上去的土很可能冲入草海,仅从物种多样性方面考虑,就从原来的100多个种变成了10余个种,使许多鸟类的栖息地丧失。

6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

由于历史原因,草海包括水域湿地大部分面积都是当地农民的承包耕地,特别是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有25km2,其中存在着草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学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与目前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的矛盾,最突出的是冬季候鸟前来草海越冬时多达十余万只,部分候鸟常跑到周边农耕地上啄食蔬菜和农作物,造成农作物减产,但由于威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自身财政无力解决该矛盾;因此这一矛盾不解决,它将是对草海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综合治理以及旅游开发工作最大的阻力,也是草海湿地保护与发展的主要矛盾。随着房地产开展和休闲旅游的发展,草海周边的土地成了热眼的开发目的地。除一些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单位在保护区内建设外,不少宾馆饭店、房地产项目等都侵占保护区开展建设,仅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要求整改的违规占地就达5万多亩。

7 大多数人对草海的生态认识仍不到位

多年来,对草海的保护意识站到了政治的高度,却没有站在科学的高度。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人对草海的生态功能和价值认识不到位,仅关注草海的水质,而不去考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也不是很到位。作出的决定和采用的方法相对简单粗放。没有将生态监测的结果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草海的科研价值认识不足,没能真正实现科学治理。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足,不能将生态建设与社区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上这些,只代表本人的观点。草海近年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很多,许多问题正在或将要得到解决,我们期待一个生态、自然、和谐、发展、美丽、富裕的草海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阅读 597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