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上海市林业局和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共同主办的“上海中国东部湿地鸟类迁徙保护网络研讨会”,今天在著名的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隆重召开了。这次会议有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的代表,国内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有来自澳大利亚政府和研究机构的官员和专家,以及湿地国际等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同时我们还特别邀请了5位在湿地保护宣传工作特别在湿地中国网站建设上做出贡献的信息员和志愿者。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能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探讨进一步加强湿地和水鸟的研究,探索和建立相关保护区间的联动机制,共同为我国的湿地保护事业做出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马广仁主任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出席本次会议的国内外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承办本次会议付出辛勤劳动的上海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的多种功能和效益是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2年我国成为湿地公约缔约方以来,湿地保护工作逐步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2000年中央政府17个部门共同编制完成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2005年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2007年中国政府批准成立了以国家林业局牵头由国务院16个部门共同组成的“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前天,有包括8位院士在内的40多名专家组成的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与此同时,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已经在湿地保护上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天津、吉林等11个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建立了湿地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有黑龙江等8个省颁布了本省的湿地保护条例,保护管理队伍和湿地立法工作正逐渐完善和推进。目前已建立了55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指定了36块国际重要湿地,批建了近70多处不同级别和类型的湿地公园,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并存的多种保护管理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的湿地保护事业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湿地国际(W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开展了较为广泛地合作。特别大自然保护协会在人员培训、湿地中国网站建设等方面对我们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朋友们、同志们,湿地保护事业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广大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和了解、对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还没有象认识和了解森林那样普遍,还没有象投身造林绿化那样投身湿地保护。所以我们各级湿地保护部门包括从事湿地保护研究的科研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湿地保护的宣传工作,在不断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上下工夫,让更多的人了解湿地的重要作用。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湿地保护的事业中来,形成广大的保护湿地的同盟军和统一战线,进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全面健康的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顺利,取得丰硕成果,祝与会的各位代表身体健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