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盐沼,是一望无际的深红色。”高抒委员说。他是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经常游走在黄海之滨。他和同事对苏北的滩涂做过大量研究。
从飞机上看下去,黄海的陆海线十分模糊,水不是蓝色而是黄褐色几十公里宽的极浅滩,北到连云港,南到南通。长江和黄河输送的泥沙塑造了世界上扩展最快的一块土地。
淤积土地的坡度只有万分之一度,潮水高时会淹没大片的土地。这造就了世界最大的盐沼湿地,面积有5000平方公里,连接着大陆与海底浅滩。
盐沼上是难以行走的。与只有藻类的海滩不同,盐沼湿地长满了草,春天满眼绿色,秋天变成绯红。极多的海底生物栖息在这里,吸引了多种鸟类觅食,比如丹顶鹤。盐城地区因此设置了珍禽自然保护区和麋鹿自然保护区。
然而,据高抒介绍,近年来人类围垦海滩,侵入了盐沼。“把一片地隔开,周围挖沟,雨水洗盐,两三年后种地。”高抒说,过去新垦的地用来种棉花或者水稻,收益并不高。现在除了农田外,土地也可能用于工业或港口建设。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不允许开发,但当初划定的核心区很小,大多数湿地位于外缘。”高抒说,如果外围的湿地破坏,核心区的生物链也会随之改变,终于崩溃。
虽然开放项目要报告“环境影响评估”,但报告书编制单位通常朝“影响不大,开发方案可行”的方向论证。高抒说,到最后,开发者出一点钱补助生态保护,似乎是只要出钱,造成生态损害也无所谓。“生态建设的规划严重滞后,在江苏海岸和全国沿海都是如此。”
在高抒看来,黄海的地貌,决定了它的良港不应建在盐沼湿地上,而是该设立在浅滩上。
高抒打了个比方:伸出手,分开五指,腕部相当于盐沼湿地,手掌是浅滩,五指是海下沙脊,指间是脊间水道高抒认为水道深达20米以上,且随海洋运动不断加深,可以通行航母,码头应建在沙脊上。人类不应该进入湿地。
“辐射沙脊群地貌,蕴含港口资源的丰富,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高抒说,“然而大家对它的认识还不到位,采取的方案多是"在岸边搞一点,能弄多少是多少"。”缺乏科学认识的开发,可能会改变水力运动,既破坏了岸外深水航道,又损毁了湿地。
“盐沼湿地应该是最后的选择,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围。”高抒说,“为一时之需破坏它,恢复的代价将十分巨大。”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