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鹅首次现身广东省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黎明
专业号:黎明
2011/1/24 14:30:05
1月10日上午,广东省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日常监测、巡护中发现了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这是小天鹅首次现身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别称短嘴天鹅、白鹅、鹄,身长约110厘米,体羽洁白,头部稍带棕黄色,颈部和嘴均比大天鹅稍短,嘴基黄色区比大天鹅小,嘴大部为灰黑色,脚黑色。目前小天鹅在世界上尚存14万只左右。我国曾有不少,但近年来数量有所减少,越冬种群数量估计为1万只左右,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东部沿海,在广东为罕见冬候鸟,近年来已很难觅其踪迹。此次在保护区内首次发现3只小天鹅,标志着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保护管理取得了明显明成效。
据了解,海丰当地群众素有爱鸟护鸟的传统,广阔的水域物产丰茂,使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了候鸟的天堂。
相关链接: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
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河流纵横,湿地种类多、面积大,水域和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70%;湿地内水产丰富,海滨和周围大片良田为水禽的觅食、栖息、繁殖和候鸟越冬、停留、迁徙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生态保护,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水禽前来越冬、栖息,现已成为水鸟的乐园。已记录到鸟类 43 科 163 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黑脸琵鹭、海鸬鹚、卷羽鹈鹕、小青脚鹬、黑耳鸢、鹗、鹊鹞、灰背隼和褐翅鸦鹃等 25 种;有国际重要意义的凤头??300 多只;受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候鸟 71 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 28 种。有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共18科 51 种,其中稀有种有眼斑水龟、四眼水龟、鼋、南草蜥等。海丰保护区内越冬鸟数量达 20 000 只以上,另有省级重点保护鸟类 26 种。黑脸琵鹭是世界公认的极度濒危鸟类,2005 年全球同步普查,数量达 39 只,最高记录 46 只,占世界现存总数的 3%;卷羽鹈鹕是全球易危鸟类,2005 年越冬数量 22 只;凤头??每年越冬数量 300 多只。区内优势草本植物有日照飘拂草、莠狗尾草、芦苇、咸水草、茳芏、雀稗等,天然植被为红树林植被和芦苇,湿地周边地区的原生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落叶季雨林。
保护区湿地种类多,为水禽的觅食、栖息、繁殖和候鸟越冬、停留、迁徙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每年在保护区越冬的鸟类数量达数万只。其中,黑脸琵鹭是世界公认的极度濒危鸟类。广东海丰公平大湖自然保护区被确认为我国三大国际候鸟迁徙栖息地之一。海丰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全国 12 个“中国鸟类之乡”之一。的“中国水鸟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