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图为:省林业局局长王海涛在省林科院试验基地调研
图为:往日濒危的珍稀水杉已经成为堤岸防护的常见树种
图为:平原地区随处可见杨树速生丰产林
图为:兴林抑螺研究直接引领了林业血防工程
图为:省林科院专家冒雪深入现场调查林业雪灾受灾情况
图为:科技人员进行日本落叶松杂交育种研究
图为:省林科院专家现场向果农示范果树栽培技术
图为:省林科院在麻城建立了油茶良种示范基地
50年时光荏苒,省林科院就像当年栽下的那株小树苗,如今已经成长为亭亭如盖、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
50年来,省林科院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48”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推广项目等360多项,取得各类科研成果、专利20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110多项。尤其是2005年以来,连续5年每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水杉、池杉良种繁育与推广,马尾松毛虫专用BT新剂型及应用技术研究, 生物生态抑螺研究与示范,杨树需肥规律及养分资源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中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多水平遗传评价与高世代育种研究,这一系列科技成果,为推进湖北林业长足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50年来,省林科院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栉风沐雨,用踏实的脚步筑就林业科技进步的阶梯,用辛勤的汗水把论文书写在绿色的荆楚大地上。
从5000株到60亿株濒危水杉走出深山
上世纪40年代,当科学家在我省利川发现水杉时,被称为“植物学世纪大发现”。然而,残存的水杉不足5000株,处于濒危状态,是世界珍稀植物,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如何让“植物活化石”走出深山,成为省林科院重点攻关的重大课题。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省林科院就进行了水杉引种驯化及良种繁育研究,在潜江建立了世界首批水杉良种繁育基地。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省林科院筛选出了5个优良无性系,建立500亩种子园,共繁殖苗木近1亿株。
如今,水杉已成为我省主要速生丰产树种,成为我省省树候选树种之一。水杉利用途径得以扩展,由过去只作为观赏树种,发展到用作速生丰产林、园林绿化、农田防护林、护堤护渠林等,利用价值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除省内所有县市外,水杉还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以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我省累计创造经济价值191.1亿元,利税5.5亿元。全球水杉已发展到60亿株,其珍稀濒危状态完全解除。
高山松,丘陵杉,平原杨构筑立体绿化格局
细细鉴赏荆楚绿色林海,就能发现其中的错落布局。在众多高山亚高山地区,分布的是大多是日本落叶松等松树品种。在丘陵地带,是以质地优良的杉木为主。而在广袤的平原,田间路旁、房前屋后、滩边堤脚,随处可见的则是摇曳生姿的杨树。
高山松、丘陵杉、平原杨的立体格局,是省林科院50年来的科技成果的直观体现。
早在成立之初,省林科院就将原本属外来树种的日本落叶松在我省高海拔地区引种成功。经过几十年研究,省林科院将日本落叶松从传统引种地南移近10个纬度,填补了我省乃至中北亚热带亚高山地区人工造林树种的空白。40多年来,在省内外960米以上高山地区,累计推广日本落叶松造林面积超过286万亩,新增森林蓄积4648万立方米,新增产值128亿元,新增利润21.8亿元。
上世纪70年代,省林科院开展丘陵岗地杉木速生丰产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扩槽换土、垦复施肥、抚育间伐、病虫防治等丰产栽培技术措施。16年生丰产林分平均蓄积量达每亩15至19 立方米,其生长量远远超过同类地区的生长量指标,同时也超过了杉木中心产区同龄林的生长量,成为丘陵岗地杉木速生丰产的典型。
30多年前,当省林科院从意大利引入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时,全省只有9根穗条。历过30多年的科研攻关,杨树速生丰产的关键技术问题被彻底突破,当初的9根杨树穗条,发展到今天,成为700多万亩人工杨树林,以杨树为主要原料的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年总产值超过230多亿元,成为林业的支柱产业,为全省林农致富和促进经济发展开辟出新的渠道。
发展特色经济林品种兴林富农两者兼顾
兴林更要富农。省林科院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员一直在努力,把经济效益送进林农家中。
自建院以来,省林科院先后开展了油茶、甜柿、板栗、核桃、油桐、乌桕、木瓜、银杏等主要经济林树种的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这些经济林树种的推广,不仅让林农增收致富,还成为很多地方的特色产业和经济支柱。
针对林业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省林科院进一步加强了油茶、油桐、乌桕、板栗、核桃的良种选优及资源收集工作。目前,已初选出油茶优树1222株、油桐优树130株,决选出乌桕优树10株,同时还从其他省份引种了一批油茶优良新品种。现已营建种质资源收集圃、良种采穗圃3150亩,共收集保存油茶、油桐、乌桕、板栗、核桃等优良品种22个、种质资源473份,为良种选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省林科院建立了油茶优质高产培育综合配套技术,高产试验林平均产油量达到每亩63.5公斤,低产林改造林分平均产油量增长2.9倍。
针对我省板栗单产普遍偏低、病虫害严重、“空苞”多、雌花少等技术问题,省林科院研究提出的高接换冠、科学修剪、矮化树冠、增雌减雄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使板栗平均产量达到每亩446.5至480.5公斤。
同时,省林科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不断问世,正展露出广阔的市场前景。911生根素是省林科院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植物生根素,已在全省及其他省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效果十分明显;杨树专用肥是省林科院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共同申请的专利,施用后杨树亩产值增加400多元;板栗外苞壳固型炭生产技术的应用,大大延伸和发展了板栗产业链条,解决了废弃板栗壳的循环利用问题。
改善森林生态环境科学建设秀美湖北
生态建设是林业的永恒主题。50年来,从山地、森林到低丘、湿地,省林科院在森林生态研究方面的成果,已发挥出重大的生态效应。
三峡工程兴建之前,面对当时宜昌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省林科院结合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探索出泥质页岩山地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在主栽树种选择和整地方式上大胆创新,通过综合治理,试验区年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81.3%,昔日不毛之地的“火焰山”,变成了茫茫林海。
针对平原湖区血吸虫疫病严重的问题,省林科院开展了兴林抑螺综合治理和开发三滩的研究,经过近30年的探索,提出了生物生态抑螺新理念,提出“以林为主、灭螺防病、综合治理”的林业血防工程的新模式。2006年,国家据此研究成果开始实施林业血防工程,成为我国第一个有科研引领的国家重大工程,成为林业史上科技指导生产的典范。
目前,全省抑螺防病林已超过200万亩,项目区内钉螺密度下降85%以上,人畜感染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林木蓄积经济价值超过40亿元。兴林抑螺实现了由药物型灭螺向生物型灭螺,由环境污染型灭螺向环境友好型灭螺,由消费型灭螺向效益型灭螺的根本性转变,被疫区群众誉为“德政工程”、“致富工程”,并使我省成为全国林业血防工程的示范。
面向林业生产实际科技服务激活生产力
林业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林业科技人员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和无私奉献。
近年来,省林科院先后选派800多人次中青年科技骨干,深入到全省60多个科技服务联系点,有的担任科技副县长,有的开展技术咨询,有的深入山区林区进行技术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场次,培训基层林业技术骨干及林农17000人次,编发各种林业技术资料12万余册。同时运用《湖北林业科技》期刊、网站和编著专业著作,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论坛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增加林业产值70多亿元。今年又派出了10名科技人员到全省有关县市,加入到省政府组织的百名教授博士下基地和千名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
此外,省林科院还先后与武汉凯迪、吉象木业、晨鸣林业、五峰县政府等单位开展科研协作,提供科技服务,为湖北林业产业化和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省林科院还分别在荆州、石首、鹤峰、咸宁、安陆等市(县)设立了分院和专业研究所,进一步完善了全省林业科研网络与体系。
过去的50年,省林科院的成就人们有目共睹。如今,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赋予他们新的责任,发展现代林业的工作需要他们做出新的贡献。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省林科院满怀创业激情,正以无往而不达的气魄,努力建设一流省级林业科学研究院,并将成为引领湖北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坚强基石。
本报评论
科技提升林业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林业生产领域,“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尤其明显。
从水杉的发现推广到日本落叶松的南移,从松杉的丰产栽培到杨树产业的技术突破,从兴林抑螺的科学研究到林业血防的工程示范,省林科院50年来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果及其转化推广,无不推动了湖北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事实证明,湖北林业每一次大发展的背后,必有林业科技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作为支撑;林业科技的每一项重大成果,也必然催化湖北林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湖北林业史,就是一部林业科技指导林业生产的见证史,就是一部林业科技提升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史。
当前,国家确定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战略目标,为林业科技发挥作用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林业科技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然要求,现代林业就是科技林业,就是要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用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只有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水平,加速科研成果向林业生产力的转化,才能深入推进我省现代林业建设。
林业科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迫切需求。近几年,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但是,如何让林农真正做到“包山包林”,实现“山定权,人定心,树定根”,如何正确引导林农“种什么”、“怎么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广大林农对林业科技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需要,继续得到各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然而,林业生产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林业科技作用难已“立竿见影”。惟其如此,林业科技的力量更显其重要性、特殊性和长远性,林业科技人员更需具备默默无闻、吃苦耐劳的无私奉献精神。因此,更要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科教兴林、人才强林”的意识,鼓励、支持科教创新,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积极为科研人才争取项目、申报成果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创造条件,不断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不断增强湖北林业科技竞争力。策划:戴均华涂定卓文字:甘勇 程思思 图片:陈晓瑚 提供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