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半沉睡”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一边是亟待改善城市环境和民生难题。西安市近年实施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八水润西安、秦岭北麓生态保护等重点工程,既保护了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又提升了人居环境。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特区建设:突破群众生计改善“围城”
坐落在西安市西北郊的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迹最丰富的都城遗址。但因多年来“被动保护、限制发展”,遗址内5万多群众只能从事传统、低效的农业生产,“围城”内外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要改变被动保护的局面。2012年,西安市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列为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决定在2020年之前,分3个阶段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3年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成为集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城市建设、产业培育、民生改善为一体的综合工程。目前已平稳完成申遗区9个村、1.5万人、1315家企业搬迁,实施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工程162处。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编制负责人王建新说,遗址区产业结构将深度调整,发展绿色高效的观光农业、传统手工业,让5万多群众突破原先经济难以发展的“围城”。
“八水润西安”工程:让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走进西安东郊的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温和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据工作人员介绍,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是“八水润西安”工程的重点项目,目前已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新热点。
古都西安南依秦岭,浐、灞、沣等河流自南向北流经这里,加上北临渭河、泾河,曾是“八水绕长安”的灵秀之地。西安市提出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将城市生态水面从4.5万亩增加到7.6万亩,实现“城在水中、水在城中”。
据西安市水务局介绍,“八水润西安”工程实施以来,西安市已启动10条河流主要河段治理,建成了西安湖、仪祉湖、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沙河水街等湖泊湿地,为全市人均增加湿地1.98平方米、生态水面0.98平方米。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专家王浩说,“八水润西安”系列工程,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濒水地区不仅提供了很好的悠闲游憩场所,也成为城市产业高地,唤醒了西安独有的自然资源,弥补城市发展中的缺陷。
秦岭北麓生态保护:铁腕保护防范“破窗效应”
西安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王友福认为,西安市激活自身特色资源的同时,坚持生态保护的发展底线,防范低层次开发的“破窗效应”,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历史文化保护并重。对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环境的“铁腕保护”,显示了西安市这一发展理念。秦岭北麓西安段分布着沣峪、祥峪、涝峪、太平峪等纵深沟谷,是西安城市供水、旅游休闲、生态屏障的重要区域。为了保护好这块“绿肺”,西安2011年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把秦岭生态保护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2013年颁布了《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几年来,乱采滥挖等重点违法违规行为和突出问题受到查处,秦岭北麓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扭转。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