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至,凉意起,候鸟来。立秋后,虽然羊城仍属处暑时节,但越冬候鸟已启程南徙越冬了。较往年早近一个月,海珠湿地迎来了第一批抵达越冬的候鸟,吸引大批的鸟友长枪短炮地前来观鸟摄鸟。
近日就有热心的鸟友在海珠湿地观鸟摄鸟时,惊喜地发现、拍摄到了第一批越冬迁徙到海珠湿地的贵宾,其中主要嘉宾有小(中)杓鹬、金眶鸻、铁嘴沙鸻、草鹭等迁徙水鸟。
热心鸟友任福祥在海珠湿地拍到金眶鸻等首批越冬候鸟
海珠湿地自然学校组织开展的观鸟导赏活动中,自然导赏师带着小朋友们再次见证到金眶鸻、栗苇鳽等越冬候鸟。
为郑重迎接候鸟贵宾的到来,海珠湿地已启动相关准备工作。一是根据鸟类专家的指导调控湿地水位,制造更多滩涂,给候鸟们提供足够的觅食地、栖息地;二是加强景区巡护管理,倡导文明、安静、有序观鸟赏鸟摄鸟,严防、禁止骚扰、惊扰、伤害、射杀等影响候鸟生活、威胁候鸟安全的行为;三是联合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候鸟种类、数量、行为调查,进行疾病防疫监测;四是联动广州自然观察协会等机构组织开展观鸟导赏活动,普及鸟类知识,传播爱鸟、护鸟理念;五是组织鸟类特拍员,重点记录候鸟迁飞期到访湿地的候鸟,留下候鸟飞行、觅食等迷人瞬间。
海珠湿地是我国5条候鸟迁徙通道中东部和中部2条迁徙路线的途径会合地,同时还是东北亚2条迁徙通道的途径停歇地。随着2012年海珠湿地的保护建设,湿地环境不断改善,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水质逐渐变好,来海珠湿地越冬的候鸟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自2012年设立观鸟监测点以来,观测到的鸟类由72种增加到133种(其中观测到斑头鸺鹠、褐翅鸦鹃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 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20 种),增加约85%,其中候鸟种类由40几种增长到72种,鸟类种类和数量呈现双增长。
海珠湿地的鸟类多属于自然招引,鸟类在迁飞的过程中发现湿地适合留候,便在此停留3-5天的时间,然后继续飞往越冬地。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部分候鸟选择留下,成为海珠湿地的“常驻居民”。候鸟选择留下,是对日益改善的湿地生境的最大肯定。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