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观点评论 > 综合评论 > 正文

浅谈湿地公园建设意义

媒体:网络  作者:张砾心
专业号:湿地资讯
2017/9/1 17:07:35

1 湿地保护背景

1.1 国际背景

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

一。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近现代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许多国际重要湿地急剧丧失,引发了严重的环境后果。国际社会从本世纪50年代才逐渐意识到湿地对人类生存的意义。1971年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6国在伊朗签署了《湿地公约》,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截止2000年6月已有121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1997年亚洲太平洋地区通过湿地国际组织奖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由此,对湿地的研究和保护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

1.2 国内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

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中国湿地的保护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湿地公园建设起步较晚,诸多理念尚不成熟,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上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1]。虽然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开展了泥沼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是真正将湿地作为一类具有共同属性的生态系统加以管理和研究,则开始于1992年中国政府加入《湿地公约》以后。中国于1992年7月31日正式加入《湿地公约》,并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优先发展领域[2]。

2005年西溪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家林业局国家湿地试点,自2005年荣成市桑沟湾城市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家住建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数已达45个。自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诞生以来,我国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98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数量在快速增加[3]。为了保护湿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在进一步加大研究和保护的力度。

1.3 省内背景

位于西南部的四川省分布着较广阔的湿地资源,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和沼泽化湿地及草甸库塘四大类湿地,分布于川西北高原和川西高原。这里的湿地面积虽小,但数量大,其中面积大于 100公顷的湿地有647个[4]。四川省阿坝州有高原沼泽草地类湿地43.07万公顷,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区。 近50年来,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四川省湿地面积逐步减少,湿地功能也逐渐减弱。据2007年相关报道,四川湿地面积锐减1\3,湿地污染越来越严重。四川省湿地面积锐减形势严峻,保护湿地迫在眉睫。四川省也相应制订了 《四川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以努力实现湿地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截至到2012年,四川省共有湿地自然保护区53处,湿地公园16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

2013年,广元市南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由“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正式转为“国家湿地公园”,这也是四川省建成的首个国家湿地公园。2015年4月,四川省新批准建立3个省级湿地公园,截至目前四川省湿地公园数量达到39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20个(含试点),省级湿地公园19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除了广元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外还有西昌邛海湿地公园。

2 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湿地公园的性质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公园,它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较于保护区又有些许差别。它是集自然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方面于一体的典型生态型公园,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具有较高的综合价值,也是目前解决湿地开发与保护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2.1满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四川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了一系列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有广元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和西昌邛海湿地公园。到目前为止四川省湿地公园建设数量达到39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20个(含试点),省级湿地公园19个。把湿地公园的建设作为维护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省内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是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改善四川省生态环境现状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对完成国家现代化建设这一宏伟目标的添砖加瓦。四川省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的建设正是在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改善区域环境,把国家政策与四川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要求相融合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政策为依托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带动整个四川省的生态文明建设。

2.2 满足生态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建设的重点都在加快经济发展上,从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甚至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建设利益的最大化。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当代人类已经觉醒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只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平衡发展才能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实现,造福于子孙后代。

湿地公园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区域小气候,调控城市环境污染,净化空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人们常常利用湿地植物来净化污染物中的病毒,有效的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所以湿地一直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6-9]。

2.3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只有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所建立的

经济发展建设才有长足之地。湿地公园正是在这个大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湿地公园,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将为更多的游客提供方便,优越的区位、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基础,拉动当地消费,有效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湿地公园的建立为当地人口增加了就业岗位,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对进一步提高公园所在地的知名度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

2.4满足科普宣教教育的需要

湿地公园是让公众了解自然、认识湿地,传播科普知识的最直接的平台之一。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人们创造了观光旅游,体验自然,接受再教育的机遇和平台,也给国家湿地公园广泛传播湿地知识,教育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提供平台。在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的建设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对湿地生态系统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示范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公众提供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场所”。

湿地公园为青少年搭建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平台,青少年通过体验自然,参与科普活动更多的掌握湿地知识信息,这种科普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并植根于各国家湿地公园,是践行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人人来关心、关爱人类这一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地球之肾,我们的绿色家园空气会变得更清新,环境会变得更洁净。同时,也为建设“生态文明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教育导向的支持。

2.5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在紧张压抑的工作、生活之余,只能在这信息化的社会中娱乐、享受,而对人之本源—大自然的接触少之又少。向往回归大自然,回到清新的天然空间中,成为人们身心享受的一项迫切需求,也成为现代的重要主题之一[10]。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迫切需要改变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情越来越迫切。

湿地公园的建设给人们生活搭建了休闲娱乐,释放压力的平台,人们在休闲时可以远离喧嚣的城市,来到充满大自然气息的公园,呼吸新鲜的空气,陶冶情操,享受湿地带来的乐趣,把人们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满足周边市民的休闲游憩需要。湿地公园的建设,既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湿地多种效益的持续发挥,改善区域生态状况;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湿地公园建设效益

湿地公园完整保护融自然美感、生态防护、生物多样性于一体。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维护并促进其有机物生产、制造氧气、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特有生态过程、降低风速以及防治和减轻灾难、截留陆源污染物、保护江堤、提供多种湿地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形成生态旅游所依托的具有很高科学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湿地景观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

3.1生态效益

湿地公园本身具有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建立湿地公园,对人为活动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在对湿地公园内的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保育的基础上,建立流域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和新建多样性的湿地生境,能极大丰富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景观类型,为各类湿地生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空间,将显著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承载力以及综合生态效益[11]。

3.1.1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湿地公园的建设,从流域综合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生态措施,保护和构建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保育周边森林生态系统,打造结构完整、功能协同的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减少进入湿地公园的污染和泥沙,构建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其生态功能和自我维持功能,提高湿地公园水质和生物多样性,从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3.1.2保护水禽栖息地

湿地公园的建设,一方面通过水质保育、水禽栖息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保护现有的水禽栖息地安全和提高其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水禽栖息地营造、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水岸保护与恢复等建设,营建满足不同水禽需求的栖息地,提供充足的水禽食物,创造水禽“避难所”,从而为更多的水禽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障候鸟迁徙生态通道的安全。

3.1.3保护和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

湿地公园的建设,通过采取一定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措施,一方面将提高现有生物栖息地的质量,从而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扩大了生物栖息地的数量和面积,并适当引进区域缺失的乡土物种,进一步丰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完善的生态链和生态网络[12]。

3.1.4有效调节区域气候

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使其生态系统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对调节气候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3-14]。主要表现在。

冷湿效应。一方面,湿地公园水域面积大,区域经常处于过湿状态,热容量大,消耗太阳能多,地表增温困难;另一方面,湿地系统通过强烈蒸发和库区植物的蒸腾作用,把大量

水分送回大气,导致近地层空气湿度增加,从而进一步使该区气温和湿度等气候条件得到改善,温度较周边地区偏低。

调节气温。湿地通过水平方向的热量与水分交换,使周围地区的气候比其它地方略显湿润,由于湿地的存在,该区域比其它地区气候温度低,湿度大,沙尘少。

净化空气。湿地植物固定CO2释放O2以及植物的屏障作用,使湿地区域的空气远比其它地方清新,亲临湿地的人都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15]。

3.1.5疏通河道和调节洪水

湿地公园的建设,一方面将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均化洪水的能力,能减少和滞后降水进入嘉陵江的流量与时间,降低洪水期间的洪峰,减少洪水径流,防止洪涝;另一方面通过河流水岸的建设,改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保障江河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2社会效益

3.2.1促进湿地文化的提升和传播

湿地公园的建设,游客通过参观与旅游,在享受优美的湿地景观和良好环境的同时,可以深深地体验和感受浓郁的湿地历史文化、乡村民俗文化、候鸟文化,丰富群众湿地文化知识,满足其向往、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唤起公众自然保护意识,促进自然资源保护,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湿地文化形成,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的江河、文明的湿地”[16]。

3.2.2科研、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

湿地公园以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的自然景观等成为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研究基地及科普教育、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开放的湿地公园,将成为所在地省市大、中、小学生们的特殊“课堂”,公众的“博物馆”。

3.2.3加强社区群众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加大了对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增强了大众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丰富和提升了湿地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层次,使保护湿地和环境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和光荣职责。

3.2.4为四川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树立示范

湿地公园通过水岸修复和恢复、湿地生态滤场建设、污染治理、水禽栖息地保护和修复重建工程建设,将把回水湾打造成结构完善、功能协同的湿地复合生态系统,为整个湿地的保护和生态治理树立示范,积累经验。

3.2.5积极促进苍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湿地公园的建设,通过积极引导社区群众进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进行低污染、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的面貌;同时,让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建设,通过培训,在提高其生产技能的同时,也提高其科技文化水平,以及整个社区农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

3.2.6提供高品位的生态休闲旅游场所

湿地公园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科研和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同时具有特定的湿地小气候环境,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旅游产品,是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其湿地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融入自然,接近自然。

3.3经济效益

3.3.1促进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增加产品收益

通过项目的有效实施,引导项目区湿地保护、利用走上合理、协调的轨道,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促进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17-18]。湿地公园湿地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丰富的可供出口的水产产品、果蔬产品、绿色食品等,湿地公园的成功创建,将使生态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水资源进一步得到保障,可促进农业生产丰收和其它行业的效益。

3.3.2发展生态旅游,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发展生态休闲

等特色产业,将对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原生态的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一处极具旅游吸引力的观光、度假、游览之地。项目实施后,通过开展生态休闲,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19]。

3.3.3吸引投资,发展地方经济

湿地公园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可吸引四面八方大规模的人流,必然会带来资本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等,通过发展旅游,与外界建立广泛的横向经济联系,吸引投资,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旅游开发对地方经济可产生全方位的拉动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收益[20-22]。 4 研究展望

总之,湿地公园作为保护自然湿地的有效措施,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虽然我国湿地保护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湿地公园建设起步较晚,诸多理念尚不成熟,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上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但通过一些湿地公园的成功建设,所积累的湿地保护经验会使中国在湿地保护中赶超国际先进国家,坚信未来中国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

阅读 6238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