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贤德:用另一只眼看城市快速发展
首先要声明的是,不是咱老吴思想守旧,更不是看不惯城市快速发展,而是老吴对城市管理者们,有一种不同的看法。
以笔者所在城市郑州为例,90年代,笔者从豫南固始县刚来郑州时,就是骑辆自行车,也就大半天把整个郑州市区就转完了,如今的郑州经过短短20多年发展,就是开着轿车跑两天也不见得转遍,郑州这座原本被外界称之为“火年拉来的城市”变化如此之快和之大,不要说连笔者这个从农村来的打工者没有想到,只怕连郑州市民们也没想到。
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雄厚的一种体现,本来是件无可非议的事,笔者这里要说的是全国大中城市,包括县级城市,普通存在着什么一种现象?那就是有些过猛和过快,以及我们少数城市管理者盲目追求“打肿脸去充胖子”,笔者为什么要这么评价?
咱们回过头来再以全国各地政府办公大楼为例,尽管国务院早在10多年前,就明令禁示政府部门建设豪华楼堂馆所,可是说国务院的明令禁示,一些地方政府官根本没把放在眼中,经济发达地区在建,经济落后地区,包括国家级贫困县,同样不甘示弱也在建。从网上被网友们晒出的图片看,建筑设计形式可谓五花八门,稀奇古怪各种都有。包括政府部门下属单位,同样上行下效。
城市快速发展该到“刹车”时候了,如果为了追求和扩大城市面积,城市管理者们再一意孤行盲目发展下去,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就会变成了无人购买的空楼。不是不让城市发展,实在是发展的太快和太猛了,盲目建设一座座远离老城区的所谓的新城区,而我们政府部门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市场,不得不把政府机关和国家企事业单位,纷纷搬迁至新城区。
其结果呢?新城区真的“火”的起来吗?老城区居民假如都搬迁到新城区,老城区又将会变成一座什么城?其实这个城市管理者们心里比任何人心里都清楚,干几年,工作调动走人了,老百姓呢?城市管理者(党政机关)?你替老百姓考虑了吗?城市建设应该从“快车道”转向“慢车道”的时候了,加速城市发展,还要加多快,如果继续快速加快发展,就不怕“翻车”吗?
城市大气污染?城市变“堵城”?绿城市变“秃城”?马路变坑坑洼洼和“拉链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每天靠几千、几万、十几万、二十几万立方水,浇马路、浇建筑工地……什么原因造成的?不用笔者解释,大家心理也很清楚。
我们城市管理者们,该醒醒了?不要做为拆迁发迹的第二个“仇和”了。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