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重庆湿地
2011/3/17 13:00:14
集体上浮全是“煤油鱼”
重庆晨报记者昨天接966966报料平台线索后,来到巴南花溪街道的石龙桥,这座桥因年久失修目前已禁止车辆通行。
在桥下面的花溪河两岸,有不少钓鱼的市民,但不见有人在河中打捞。在桥头居住的居民孔庆木说,前天上午,有人在桥上散步时发现河中有群鱼集体上浮,不少鱼死亡翻白。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孔庆木也拿上网兜,跟着众人到河岸捞鱼。
“那些鱼都一直浮起,很好捞!”孔庆木的网兜绑上竹竿有3米长,捞了四条鲤鱼,每条重约半公斤。
拿回去之后,孔庆木和家人将其中两条鱼的内脏全去掉,鱼头和鱼肚都没要,尽管如此,吃起来还有一股煤油味。剩下的两条鱼,孔庆木也不敢吃了,一直放在冰箱里。
市民猜测可能与污染有关
经常在河边钓鱼的黄明海告诉重庆晨报记者,花溪河因为受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污染,水质一直不好。加上前两天,冷暖天气变换,使得河中鱼类可能缺氧,导致鱼类集体上浮。
“煤油鱼”到底能不能吃?记者在网上搜索到,“煤油鱼”也经常被媒体报道, “煤油鱼”是受到了酚的污染,而遭受“酚污染”的鱼对人体有危害,如果不慎摄入超过一定限度的酚,可使人中毒,甚至昏迷。
市民在购买鱼时,也应注意不要买这种“煤油鱼”,鉴别方法也很简单,“煤油鱼”鱼形不整齐,头大尾小,而且鱼鳞部分脱落,鱼皮发黄,鱼鳃不光滑、形状较粗糙,鱼眼浑浊失去正常光泽。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