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旅游 > 正文

三月三祭竜节 丘北壮族闹翻天

媒体:原创  作者:张德华
专业号:张德华
2016/4/19 9:00:12

         ----丘北县壮族“三月三”祭竜节侧记

4月18日,云南省丘北县及周边乡镇的群众集聚丘北县城椒莲广场同庆2016丘北·壮族三月三祭竜节,共享节日盛会,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无限欢乐。

当天来来自全县12个乡镇的12个壮族文节队相继表演了文艺节目,《欢庆三月三》、捞泥鳅》《山歌唱出好兆头》、“糯香三月三”等15个文艺节目,“三月三”节又叫祭竜(‘竜’即神灵之意)节,是丘北壮族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已有千年历史。自古以来每年的农历三月第一个属蛇日,丘北的壮族同胞们要过“三月三”节。节日期间要开展祭竜、祭小白龙和祭祖先等活动,倡导人们崇敬山林、保护树林、保护水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用植物油煎糯米粑粑,这种粑粑不但美味还极具营养,稍微加热即可食用,方便农忙时节即时食用。传统的壮族人家先把煎好的粑粑给牛吃,意为春耕播种季节即将来临,牛将迎来一年中最忙最辛苦的时节。相传有了灵感的牛吃了糯米粑粑会留下伤心的眼泪,而到了农历六月初的“祭田节”,壮家人要包糯米粽子吃,也会把煮熟的粽子先喂牛,意为感谢牛为主人完成了耕种。由于农忙时节已过,加之山野间树绿草青,百草丰茂,牛吃了粽子会笑起来。

壮族“三月三”祭竜节一般要休息三天,期间全村群众不准上山下地劳作,要积极参加各村委组织开展的活动,预示来年事事顺利,意在让大家好好休整,准备接下来的田间劳作。节日期间,还展开精彩的抛绣球、放鞭炮,壮戏、花灯、刺绣等活动。由于开展的娱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节日期间,方圆数十里的壮族男女青年,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在“竜”附近进行对歌,并借机谈情说爱寻求终生伴侣。

“三月三”祭竜节传承文化

说起壮族三月三,映入人们脑海的便是一派山歌飘满山、浓情传遍乡的欢腾景象。其实,三月三在壮族有着更加传统的文化内核――一年一度的家族祭祖仪式。在壮族流传了千百年的情歌集《嘹歌》中有《三月歌蒸黑饭拜山》唱道:“三月逢初三,家家蒸黑饭,分我一二团,拿去拜坟山。”这便是壮族三月三扫墓习俗的记录。这一习俗在具有深厚壮族传统文化积淀和特殊区位空间的左江流域还相对完整地保留着。

壮族的祭祖以家族为单位,时间为三月三当天。通常由正当年的一代子嗣轮流主祭。整个祭祖的仪式是围绕着献祭展开的。

各个小家庭事先准备好祭祖的物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食物,包括整只的白斩鸡、整条的煎鱼、条形的白肉、荷包蛋、堆成小山形的五色糯米饭、米酒等,均是壮家传统的节日食品。另一类祭品是“白色消费品”如鞭炮、香火、冥币,锡箔做的元宝、纸质的家电、器皿等,以供祖先在阴间使用。其中较有特色的是纸质的铜钱串子,有学者称为清明吊子,当地民众则称为“纸钱”。由白沙纸折叠裁剪成串状,祭祀时按一定步骤撕开则可以变成树权型的长串,用树枝挂着举起来,插在坟后,很像旗幡。

近年在钱串的分叉处也染上红、绿等颜色。祭品集中到主祭家中后,由各家壮丁用竹篾筐挑到祖坟,进行献祭。壮族三月三祭祖在祖先的坟地进行。到了祖坟后,男人们负责清除坟地周围的杂草和垃圾,给祖坟培土,杂草和垃圾随后集中在坟墓边的空地上,用大火焚烧掉,并在坟地及其周围涂上白石灰。女人和孩子们将祭拜的物品摆列在地上或放在篾桌上,其他的祭祀物品则分发到各个坟前,并在各个坟前的泥土里插上供香,然后在每个坟的后面会插上一根细木条,挂上展开的纸质铜钱串子。

祭品陈列完毕后,飨祭正式开始。过程持续约进行一炷香的时间,期间会在坟地周围燃放各种炮竹,同时有辈分最长者向后辈讲述所祭先人的事迹,或是久不见面的亲人们相互交流近况。最后,人们念着“各位祖宗快来领钱和衣服,拿去了大家要相互分享,吃够了就要保佑子孙后代”等祝祷词将祭拜的纸质物品焚烧掉。

祭品焚烧完毕意味着整个飨祭仪式的结束,所有祭祀者要向祖坟三鞠躬。随后,所有参加祭祀的人要共同分食祭品。部分家族就在野外坟边聚拢而食,多数家族则回到主祭人家中男女分桌而食。而后每一家将分得一小份食物带回家摆祭或给未能参加祭祀的家庭成员食用。

整个仪式可谓周全有序,围绕着祭品所展开的一系列献祭活动,在壮族人的意识里都是老祖宗的“规矩”,正是靠着这一套有特定意义的“规矩”,壮族子民能够在特定的时空中与祖先交流,以保证家族血脉的延续。

壮族人在“三月三”祭拜已故的亲人,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等活动,据说都是由龙母抚养了一条小蛇并为民治百病,小龙蛇对龙母报恩的远古神话派生而来。传说每年三月三龙蛇“特掘”就会回来给母亲扫墓,壮民们被其孝心所感,就把三月三定位祭扫节,家家户户祭拜祖先。

而在丘北县,为何在“三月三”祭竜节扫墓当地居民没有作出具体的解释,有两则传说:其一是说农历三月三日,阿记的母亲去世了,他请人在母亲坟墓的石头上凿上“三月初三”几个字。一周年以后,他做了五色饭去扫墓,乡亲们也跟着阿记做。从此以后,三月三成了壮家扫墓日,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去祭祖,以表示对祖先功绩的崇敬。

壮族人的墓地都离日常生活、耕作的地方不远,常在房屋旁、耕地中或是村旁的山腰上,因为壮族人认为人死后其实还是跟家人生活在一起。但通常每个家族的祖地不止一处,因为虽然壮族仍保留聚族而葬的习俗,但聚族而葬的习俗注重的是风水,祖茔都是风水宝地,若逝者的生辰八字与其祖辈不和则另择地下葬,避免坏了风水而影响后辈运势,其子孙后辈将来逝后也葬在附近。

  壮族民间的“三牲”指的是猪、鸡、鱼。在的畜牧生产中,鸡和猪是壮族最为普遍的家禽。以亲自饲养的动物作为祭品,象征尽己所能,表达至诚之心。也是表达对祖先保佑人畜平安的感激之情,更是祈求在来年里,祖先要多多保佑家禽的平安丰产。另外,在壮族的饮食民俗中,鸡是待客的首选,因为鸡与“吉”谐音,象征着吉祥如意、驱邪消灾。在款待祖先的特别日子里,白斩鸡必不可少,而鱼成为祭祀中的牺牲也是与其谐音“余”相关,象征着“连年有余”等美好的心愿。同时,鱼多籽的生理习性也与祭祀中祈求子孙繁盛的心愿相契合。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特有的食品,在各个隆重节日,每家每户都会用红兰草、枫叶、黄姜、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之后倒入特制的饭甑中蒸熟,捏成团后食用。五色糯米饭的来历除了上文提及的五色代表五谷和由先辈血汗染成的说法外,传说:一说是民族英雄韦达桂被地主迫害致死后,壮民常拿糯米饭到其坟前参拜,有一天,参拜时忽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坟上各种植物的汁液落入糯米饭中将其染成五颜六色,韦达桂从坟中破土而出,化为巨龙腾空而去。

壮族“三月三”祭竜节之所以突出祭祖的主题并且相应的习俗较为完好地流传至今,是因为在壮族的信仰中,祖灵是保佑家族兴旺的主要保护神,而人间与祖灵沟通的方式,则是在特定的时间――三月三这天于祖灵的居住空间――墓地进行一系列的献祭得以实现的。供奉祖先、祭拜先人固然是壮族祭祖活动的直接目的,但为活人祈福却成为其更深层的心理要求――向祖先祈求福祉。在祭拜中人们将自己的声音传达到“彼岸世界”,通过与神灵的对话,人们认为已经得到了神灵的应许,这使得他们的焦虑得到了宣泄。

祭祀仪式还将人们内在的信仰经验通过各种象征方式外化处理,如焚烧纸钱、分食祭品等,这种行为使他们在现实的困境面前重新获得了信心和力量。与此同时,家族性质的集体扫墓,为家庭聚会提供了特殊的场域,三月三在壮族人民的心目中,除了祭奠先祖功绩,祈求平安丰产,还有先人后辈聚集一处,联络感情的重要功能。这便使得在辛勤耕耘的长久岁月里,虽然日渐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传统习俗受到冲击而质变的情况下,三月三祭祖仪式却依旧较为完好地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与记忆。

  张德华

 

阅读 247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游客于2016/4/29 10:13:18写道:
我们民族太美了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