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八百里的云梦谣

媒体:杂志:博物  作者:孙北北
专业号:彭平波
2009/6/9 19:27:13
    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水鸟翱翔,百舸争流……古称云梦泽的八百里洞庭曾无数次地出现在诗词歌赋中。除了那一汪巨大的湖水,还有湖中仙岛、千古名楼、江口港滩、湿地飞鸟,共同构筑了丰富而传奇的洞庭湖。今天,它的魅力依然在演变中流传。

洞庭湖,八百里的云梦谣


    城陵矶 平湖落日汇三江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在洞庭湖与长江的连接处,有一个名叫三江口的地方,这里是湘江、沅江和长江的汇合处,而洞庭湖也是从这里汇入长江。由于地质运动,江口形成了一个石矶,也就是一片突出水边的石滩。《水经注》中记载这里:“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因而,这个石矶就叫做城陵矶。由于长江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呈现出混黄的颜色,与清澈的洞庭湖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古这里就形成了一种清浊交汇、泾渭分明的景象,称之为“江会”。

    公元759年秋,本已获罪发配蜀地的李白遇赦,从白帝城顺长江而下,来到洞庭湖,恰逢被贬的族叔李晔和好友贾至,李白便邀他们泛舟同游于洞庭。迎着湖光山色,三个天涯沦落人在黄昏时分来到了城陵矶,李白十分理解俩人的心情,奉劝他们要开朗豁达,并作了以上这首诗以示安慰。三人在此把酒尽欢,忘却人生旅途的不得志。喝到尽兴时,李白更是灵感突发,又吟出“忘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从古至今,城陵矶一直就是洞庭湖进入长江的唯一出口,今天这里依旧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枢纽港口之一,有更多的人与船在此相逢聚散,只不过船上也不必再有风帆了。


    清浊相干两江汇·浪花淘尽城陵矶


洞庭湖,八百里的云梦谣

    “三江到海风涛水,万水浮空岛屿轻。”这正是城陵矶最经典的景象。由于三江在此汇集,水量增大,湍急的水流撞到石矶上,激起滚滚浪花。而清澈的洞庭湖水又与混黄的长江水形成了一种清浊交汇,泾渭分明的景象—“江会”。供图/CFP

    君山 洞庭湖上小蓬莱

洞庭湖,八百里的云梦谣

    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唐?雍陶《题君山》

    君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一个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岛,与湖东岸的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它横卧在洞庭湖的万顷碧波之中,远望如横黛,近看似青螺,临空俯视,又像阴阳合抱的太极图。这一抹湖中的翠绿,正如李太白的名句“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君山岛呈椭圆形,两旁高而中间低。这个不大岛上,却耸立了大小72座各有故事的山峰。

    这个美在飘渺之中的小岛原名洞庭山,岛上的每一处风景都有着各自的神话传说,在是很多诗人心中,它堪比蓬莱的仙境。登临此地,总会给失落的内心带来一丝慰籍。就像唐朝的才子雍陶,他年少便高中进士,但因恃才傲物屡遭挫折,获罪流放途经这里,君山的青葱涤荡着他的胸襟,《题君山》这首诗应运而生。

    如今的君山人气兴旺,已经不再那么神秘。岛上的湘妃竹、柳毅井、湘君祠?这些关于爱情的景致,又让这里变成了爱情岛。许多少男少女慕名而来,留下一对对美丽倩影。

    古人的君山
 

洞庭湖,八百里的云梦谣

    承载着诸多神话典故的君山,犹如碧玉盘上的一颗青螺。其实,在岛上还有不少古人的遗迹,云梦亭就是其中之一。这座青石六方盔顶式的小亭,是由唐朝诗人崔橹修建的私人观赏亭。而“云梦”二字,取自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岳阳楼 登高方见烟波浩渺


洞庭湖,八百里的云梦谣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宋?滕子京《临江仙》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西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长江,作为洞庭湖岸的制高点,这里是远眺洞庭的最佳位置。

    站在岳阳楼上,八百里洞庭的烟波浩渺尽收眼底,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描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其实范仲淹虽然到过洞庭湖,却并未登上过彼时的岳阳楼,他撰文只是参照了好友滕子京所画的《洞庭秋晚图》。

    有关滕子京的故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的序文中也曾提及。1045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并主持重建了岳阳楼。新楼落成,除了请好友范仲淹作文,自己也写下了上面这首《临江仙》。尽管诗中饱含悲怆之情、隐忍之意,但壮阔的洞庭湖却令滕子京在逆境中奋发努力,所以才有“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才有重修岳阳楼的壮举。

    如今的岳阳楼,虽历经后世多次重修,却依旧是看湖的最好去处。登楼远眺,仍能欣赏到古人眼中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不同的是一座长达万米的斜拉桥横贯洞庭两岸。


    洞庭的观湖台


洞庭湖,八百里的云梦谣

    若要观湖,矗在洞庭湖东岸的岳阳楼堪称绝佳地点。自古就引得无数诗人,登楼望湖,有感赋诗。尽管滕子京的《洞庭秋晚图》已经失传,但有关这一湖一楼的绘画,自宋代之后层出不穷,给世人更直观的臆像。如今,当游人仰头读完悬于楼中堂的《岳阳楼记》,再转过身,眼前就会翻卷出两层浪涛,耳边的轰鸣也更加响亮。供图/Fotoe

西洞庭湿地 候鸟的绿洲

洞庭湖,八百里的云梦谣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唐?李益《春夜闻笛》

    所谓八百里洞庭,远非一汪巨大的湖水,其实,它是包含众多河湖水系的一大片湿地。就算湖泊本身,也是一个由东、西、南三部分组成的湖泊群。其中西洞庭湖由沅水、澧水汇聚而成,许多地方涨水为湖,落水为洲,可以说是湖外有湖,湖中有洲。

    西洞庭湿地上,远近丘峦起伏,岸边芦苇丛生,水底游鱼欢畅,加之温暖湿润的气候,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候鸟越冬的天堂。白鹤、黑鹳、游隼、大鸨许多珍稀鸟类栖居于此,闲散地度过漫长的冬天。

    唐朝诗人徐裳,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看到了这番景象:“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飞应畏堕,帆远却如闲。”因为他对洞庭湖太过喜爱,后人还送他“徐洞庭”的雅号。而同朝的李益写作《春夜闻笛》时,正在远谪江淮的途中,他看到西洞庭湿地的无数大雁,因为春天的到来北飞,迁徙的飞雁勾起了“迁客”的思乡之情。

    如今的西洞庭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建立了西洞庭湖国家湿地公园。由于观鸟这项休闲运动的时兴,每到冬季,这里更是“鸟人”们的乐园。与千百年前李益这样的迁客相比,今天的“鸟人”们心中少了一份忧愁,多了一份欢愉。然而人们依旧会借助古人的情怀,在此享受自然的乐趣。但愿再过一千年,还会有念着这些诗句的人来到洞庭湖,还能够看到这样美景和这些生灵。

    湿地的朝夕

洞庭湖,八百里的云梦谣

    夕阳映于水面,将浩浩的水波抚平。湿地广阔的滩涂和沼泽为在此生活的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繁衍条件(供图/IC)。

阅读 203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