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潼关县四知村,渭河入黄河处。
当记者站在这里的土崖畔看渭河时,与2004年春天那种愧对母亲河的沉重显然不同。尽管在枯水季节,渭河却没了从前的黑浊之状,感观上水质明显好转。
四知村取意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典故。由于黄河主河道移向陕西一侧,从前的吊桥监测站移至四知村,2005年正式运行。
从2006年3月开始负责吊桥监测站日常业务的赵琳晖告诉记者,刚来时,站在河边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现在已经明显好多了。
负责监测站看护的冯国强说,2007年以来,他有空就划着小船在河里钓鱼,监测站屋里还养着他钓的黄河鲶鱼呢。
黄河鲶鱼回游渭河水域,难道渭河的水质好转了?监测数据回答了这个问题:潼关吊桥断面2002年COD年均值为106.9,2006年为78.4,2007年为76.15。
四知村变化令人感奋。下游的COD数据是上游水质状况的集中反映。在渭河几条污染严重的支流中,沣河水质变化最显著,2007年12月监测COD仅为16,完全达到河流功能区的要求。2007年,涝河的COD由从前的500左右锐减到30以内,连环保部门都惊叹不已。
渭河流域水质的改观,和近年来陕西治污力度的加大,沿河各市使出“三板斧”,下狠心关了一大批污染企业、建了一批污水处理厂是分不开的。
大刀阔斧整治造纸业
核心提示:
造纸业的COD排放占到渭河污染水体COD总量的52%,占工业COD排放总量的73%。渭河污染治理,造纸业是关键。算清这笔账后,沿河地区抬高产业准入门槛、采取关停措施就有力了。
渭河污染源一是工业废水,二是生活污水。据调查,造纸业的COD排放占到污染水体COD总量的52%,占工业COD排放总量的73%。渭河水质轻则呈酱油色泛黄沫,重则发黑发臭,这都是化学制浆产生的黑液所致。渭河污染治理,造纸业是关键,政府第一板斧首先抡向了造纸业。
从蒸球落地的那一刻起,西安市兄弟纸业的几条化学制浆生产线就不复存在了。几百万的简易碱回收设备卖了废铁,几个大蒸球废弃在露天地里。作为长安区招商引资的企业,兄弟纸业经理关志茂有点儿始料不及。他苦笑地说,当初嫌建得慢,现在嫌拆得慢;政府力度大,企业牺牲大。抱怨归抱怨,关志茂仍感到幸运:废纸浆生产线保留了,生产还可以继续;如期完成拆除,又可以拿到政府的奖励金。
西安市整治造纸业力度大、效果显著,关键是算清了一笔账:造纸业的产值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5%,而主要污染物COD的排放量却占全市总排放量的52.76%以上,经济与环境账不划算。算清这笔账后,西安市抬高产业准入门槛、采取关停措施就有力了:
2004年~2005年,两年内关闭规模以下造纸企业102家,随后产业政策调整为淘汰3.4万吨以下的化学制浆和两万吨以下的废纸浆,并拿出一批资金以奖代补。
2006年,西安又关了21家,要求无脱墨工艺的废纸造纸实现“零”排放,有脱墨工艺的上措施节水减排。这一年,削减COD1.1万吨,节水5100万立方米,相当于337个兴庆湖的蓄水量。
2007年,西安市再下硬茬不手软,监理人员昼夜守在排污口上,一次偷排处罚,二次停产整改,三次退出造纸业。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就是要逼退造纸业。到年底,13家化学制浆企业中,或关闭或拆改10家。27家废纸浆造纸企业中,12家实现“零”排放,15家实行节水减排。总共削减COD1.545万吨,节水4883万立方米,又是300多个兴庆湖。
西安市环保局副局长任永凤感慨地说,造纸业的关闭拆改为完成COD减排任务做出了大贡献,也改变了河流污染的被动局面。
2007年7月,在全省最大的造纸企业——武功县东方纸业集团公司,随着64个蒸球落地,18条废纸生产线投产运行,这个有20家分厂、11万群众股民、年产值4亿元的松散型联合集团公司,终于翻开新的一页。
企业阵痛,政府揪心。武功县环保局前任局长对东方纸业整治不力被免职,新局长王伟上任伊始,跟着县上领导一起赴外地考察,为东方纸业寻找出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东方纸业的问题一是环保,二是稳定,三是发展。他挨个儿给分厂厂长们做工作,讲环保法规政策,讲节能减排,逐个儿解开疙瘩消除顾虑。东方纸业召开股东大会统一认识,放弃麦草化学制浆生产,转型搞废纸浆生产。省环保局补贴扶持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启动废纸浆生产的分厂日渐增加。
2007年7月23日,“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在央视法制频道做了正面报道,东方纸业头一回尝到被媒体表扬的滋味。
从2003年到现在,咸阳市累计关闭造纸企业176家。现有的10家企业中,化学制浆只剩下了1家。
BOT模式推动污水厂建设
核心提示:
渭河要变清,必须处理好城镇生活污水。沿渭各县市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确立了按照BOT模式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思路,一大批污水处理厂迅速上马并投入运行,多年来污水直排渭河的历史从此改变。
城镇生活污水是渭河第二大污染源。当记者来到咸阳市东郊污水处理厂时,看见自动化控制室内数据指示灯闪闪烁烁,污水处理厂设施正满负荷运转。
许多人不知道,咸阳人为圆建污水处理厂之梦,整整奔波了10年,1993年就有了建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报告。可是两个亿的投资资金全无着落,项目几上几下。最后市政府提出了以BOT模式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思路,并确定了“政府不担保、财政不拿钱、污水处理费不超过0.7元”的建设原则。2003年3月,咸阳市与广东新晟环保公司签约,东郊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2006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结束了咸阳市区污水直排渭河的历史。
尝到了BOT模式甜头的不仅仅是咸阳。在礼泉县城北郊的泥河沟,上世纪60年代以前有个汩汩流淌的子宫泉,泉水干枯了,泥河沟成了排污纳污的臭水沟。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县政府打算建一家污水处理厂。其时陕西通达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在礼泉有个果汁厂,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排污要求的提高,果汁厂寻思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扩建。于是政府和企业一拍即合,采用BOT模式,由企业建厂,同时处理县城生活污水和果汁生产污水,2004年建成了全省首家县级污水处理厂。泥河沟污水处理厂建好后,人们再也闻不到被西北风刮来的熏天臭味了。
BOT模式开启了人们的新思维。宝鸡市政府通过开发银行打包贷款3.9个亿,“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城镇污水厂和垃圾处理场全部开工。
地处宝鸡市饮用水源地千河上游的千阳县和陇县的污水处理厂规模都不大,都采用生物吸附+人工湿地法的处理工艺。虽然处理成本低,但都是山区穷县,污水处理费标准也低。投入运行后,都在为处理费用而忧心。分管环保的副市长现场办公,告诉他们24小时不要停,市里正在商量资金补贴办法。2007年底建成的陈仓区污水处理厂,再试运行之后,采用TOT的模式出让产权,确保污水厂正常运行。
为了加快污水处理行业改革,推进环保基础设施产业化,西安市污水处理厂、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两个污水处理厂以合作期限25年、转让价款6.43亿元,在国有企业中首家实施了TOT模式改制。
太白县污水处理厂采用人工湿地工艺,大面积的种植芦苇,更突出了生物净化的功能,而且处理1立方水的成本只有0.1元~0.2元,适合在乡镇一级建设污水设施时推广采用。宝鸡市力抓太白污水处理厂的样板工程,市环保局长王海鳌说,县(区)污水厂建成之后,沿渭河的乡镇都要逐步上污水处理项目,市里有这个打算,现在就在做准备。
千里有眼守渭河
核心提示:
要治污还要加大监管力度。陕西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并在包括污水处理厂在内的重点排污企业都安装了水质和水量自动监控装置。千里有眼守渭河,干支流水质以及工业生活污染源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控之中。
在陕西省环保局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只需点击鼠标,各个监测监控点的水质变化、流量变化数据一目了然。重点排污企业的排放情况,一天6次监测记录在案。
为了有效促进渭河污染治理工作,陕西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了市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及市界和入渭一级支流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并实现了三级联网数据传输。在包括污水处理厂在内的重点排污企业都安装了水质和水量自动监控装置。千里有眼守渭河,干支流水质以及工业生活污染源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控之中。
群众的环保觉悟更是守护渭河的千里眼、顺风耳。在宝鸡市,群众环境投诉总的趋势是下降,但对水污染的投诉没有下降。2005年开始集中整顿后,小韦河上游的小造纸被清理一空,凤翔县的“华美果汁”又被群众盯上了,当地群众打举报电话请省电视台来曝光,硬是逼着企业完善了污水处理设施。
在节节升温的环保行动中,企业的环境意识随之提升了。位于宝鸡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陕西圣龙纸业公司在1999年投资800万元建成一期污水治理工程,2006年投资2200万元建设二期废水处理工程。2007年又投资1500万元引进荷兰帕克公司的IC厌氧反应器。不但提高工序处理水质,还将为沼气发电创造条件。
圣龙纸业经理王新全是龚刘村人,他告诉记者,企业为啥不惜代价治理污染?原因很简单,谁都爱自己的家乡,谁都爱自己生活家园。龚刘村的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被破坏了,就得在我们手里治理好。
生态渭河不再遥远
核心提示:
从排污河到景观河再到生态河,渭河综合整治任重道远。有关方面透露:打造生态渭河是陕西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源远流长的生态渭河,才是三秦大地上最美丽的一道彩虹。
在关中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在短短的两三年内,渭河COD排放量大幅度减少,黑臭状况大为改观。渭河治污取得突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污染治理,规划先行。从2005年底《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被国务院批准开始,《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沣皂河污染防治规划》、《“十一五”环保规划》、《秦岭北麓保护与利用规划》、《渭河流域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相继出台,付诸实施。按照规划,从2005年起至2010年,陕西将利用6年时间基本解决渭河黑臭问题。
二是针对渭河特点,治理的重点主要放在支流以及重点污染行业、企业为主的重点污染源上。浐河上游得到治理,下游才有了浐灞绿洲;沣河上游得到治理,下游水质才完全达到河流功能区的要求;涝河两岸得到治理,COD由500左右锐减到30以内。支流治理好了,渭河的污染问题就解决了一多半。
三是污染治理打破了传统的业务分工,一切都以有利于渭河治理为标准来实施。从前由城建部门建设经营的污水处理厂,咸阳市率先由环保部门承担,后来一批新建污水处理项目由发改委牵头先实施。
陕西一手抓建设,一手抓运行机制探索。2007年2月27日省政府在咸阳召开的渭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现场会,力推咸阳市“政府建网、企业建厂、排污者付费、政府监管”的建设运营经验,全省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进度大大加快。
四是必须加强对渭河治理工作的有效监管。陕西不失时机地建设监测体系、监管体系、考核体系三大体系,建立健全长效环境管理机制。2007年完成渭河市界、出境断面和省市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建设;2008年上半年内把国控、省控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安装到位,并实现与环保部门联网;2008年底前建成重点县监控平台,完成省(市、县)企业四级联网。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渭河流域实行全方位立体式监管,为考核提供基础数据。
随着关中的率先崛起,陕西经济的腾飞,渭河正在成为关中城市群的城中河。西安投入巨资的渭河生态建设工程即将启动,渭河生态长廊已初具雏形。
从排污河到景观河再到生态河,渭河综合整治任重道远。
有关方面透露:打造生态渭河是陕西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源远流长的生态渭河,才是三秦大地上最美丽的一道彩虹。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