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大环境与湿地的关系问题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灞上人家
专业号:灞上人家
2014/3/21 11:58:39

  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从其定义不难理解湿地与十大环境问题休戚相关。

  1.气候变暖,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淹没,气候反常使旱涝灾害频发,进而严重影响到海洋、海岸湿地及内陆河流湿地。

  2.臭氧层破坏,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危害。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它可以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湿地的自净能力。

  3.大多生物依靠湿地繁衍生殖。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一些物种消失。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湿地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4.酸雨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

  5.森林湿地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6.土地荒漠化产生水土流失、河流淤积,湿地面积减少,近十年里,我国的湿地面积共减少了2.9%。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由沃土变成荒漠。

  7.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对大气污染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8.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众所周知,湿地离不开水,有水才有湿地。

  9.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湿地、珊瑚礁湿地,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10.危险性废物,造成或导致生物及人类死亡率上升,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

阅读 720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