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青华海生物多样性之美】骨顶鸡:打着“鸡”的名号过着“鸭子”的生活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保山青华海
专业号:保山青华海
2021/5/24 16:23:20

骨顶鸡2xiao(1)

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  保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联合推出

第16期

The 16th Phase

脊椎动物.骨顶鸡Fulica atra

脊椎动物,鸟纲,鹤形目,秧鸡科。骨顶鸡十分常见,分布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在北方湖泊及溪流中是常见繁殖鸟,秋冬季节迁至北纬32°以南水域越冬,也有部分在南方繁殖。骨顶鸡和黑水鸡、普通秧鸡、红胸田鸡、白胸苦恶鸟等同属于秧鸡类。为什么其他秧鸡只能在水边涉水行走(黑水鸡除外),而骨顶鸡却能够在水里游刃有余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骨顶鸡神奇的大脚。它们的脚趾两侧长有特别的叶状瓣蹼,就像穿了一双泳鞋,游泳和潜水都不在话下。骨顶鸡通常栖息于开阔的淡水水域,尤其喜欢流速缓慢而水草丰富的水域,如湖泊、池塘、水库、河湾和沼泽等。冬季常集群活动,可集数百只的大群,也常和其他鸭子混群,可谓是打着“鸡”的名号过着“鸭子”的生活啊。

骨顶鸡体型较大,全身羽毛黑色,虹膜红色,脚黄绿色或灰黑色,尾巴很短。不过全身最显眼的莫过于它们白色的喙和额甲,所以也叫白骨顶。这块额甲可以说是它们的身份证,它们不仅可以通过额甲的形状相互识别,在繁殖季节这块额甲还肩负了求偶的任务。骨顶鸡雌雄相差不大,但雌性的额甲相对较小。骨顶鸡游泳的时候头部会前后伸缩,像在点头。它们是杂食性鸟类,冬季主要以沉水植物的嫩芽、根、茎、叶等为食,也会取食挺水植物的茎,繁殖期也取食昆虫、鱼、螺类和蠕虫等动物性食物。觅食时频繁潜水,它们像锥子般的嘴能够把水草连根拔起,并且将它们撕碎。骨顶鸡的瓣蹼足不仅是它们的游泳利器,还可以用来打架,遇到危险的时候,还可以用来踏浪奔逃。当然,起飞前的助跑也是必不可少的。冬天能够经常听到他们短促、单调而又响亮的叫声。

骨顶鸡是青华海种群数量最多的物种,每年11月陆续抵达青华海越冬,翌年3月份陆续离开,丰富的植被群落和大量的沉水植物为骨顶鸡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东湖最多的时候有近2000只骨顶鸡。去年7月,工作人员在东湖监测到2只成年骨顶鸡带着5只幼鸟,这也是首次发现骨顶鸡在青华海自然繁殖。骨顶鸡的幼鸟头红红的,脖子周围有金黄色的绒毛,像水果红毛丹一样。小鸟出壳后不久即可离巢下水,4-5天后可以跟随父母觅食,亲鸟对幼鸟的喂养可长达2个月之久。繁殖期的骨顶鸡具有非常强的领域意识,会经常相互争斗追打。它们喜欢在距离明水面较近的草丛中筑巢。在建产卵巢之前,它们还会建几个“炫耀台”,用于理羽、休息、交尾等活动。鸟类学家们还观察到骨顶鸡存在较高比例的“种内巢寄生”现象。它们会偷偷溜到别的骨顶鸡家里去产卵,企图让别人替它们养孩子。但别的鸟也不傻,它们已经进化出了卵识别的能力和拒卵行为,并且可以通过对领域进行监护以及筑造炫耀台的方式减少被寄生的可能。

摄影师介绍

Introduction of the photographer

工作照 (2)(1)

蔡庆彪,1989年生,贵州人。2008年离开贵州到云南保山接触摄影。保山市摄影协会会员,隆阳区摄影协会常务理事。多幅作品在摄影比赛中获奖,在各类摄影展中展示并被入册出版。长期在青华海拍鸟,其鸟类作品曾多次获奖,《水雉的故事》曾获青华海鸟类摄影大赛视频组金奖,并登上央视,同时也是东方鸻、玉带海雕等云南和保山鸟类新记录的记录者。

阅读 4452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