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明星、胡浩)“救救江豚!希望大家一起将这份爱心进行传递。”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代表团的驻地,全国人大代表杨莉正在向身边的代表及记者分送一枚蓝底的江豚保护徽章。“永远留住江豚的微笑,保护好江豚的生活环境,还江豚一个‘温暖港湾’。”杨莉亲手给记者别上了一枚保护江豚徽章。
作为一名来自湖南洞庭湖区的农村基层代表,杨莉也是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副会长。为了保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江豚,杨莉还找人专门设计了一枚保护徽章。
“洞庭湖历史上也是白鳍豚的故乡,其优越的水生环境是长江豚类良好的栖息地。继2006年白鳍豚被宣告功能性灭绝之后,中国陆地范围内的水生高等哺乳动物就仅剩濒临灭绝的江豚了。”杨莉感叹。
“保护江豚,洞庭尤甚。”为此,今年杨莉带来了一份保护江豚的建议。据了解,江豚仅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数量仅千余头。“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三峡运行的影响,洞庭湖枯水期延长,水位降低,人类活动增强,大面积开发利用滩涂、无序的航道挖沙、非法捕捞和日益繁忙的航运,洞庭湖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长江中下游流域江豚的数量也以每年5-10%的速度减少。”杨莉忧心地说。“如果不加强江豚乃至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不转变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也许再过15年,江豚也将步白鳍豚后尘。”对于江豚有可能面临的命运,杨莉忧心忡忡。
她建议,应继续推动将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升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工作,加大对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队伍能力建设力度,切实开展各项管护措施。建议开展更具实效的渔业资源保护和渔业产业政策,促进洞庭湖乃至长江中下游区域的生态修复。
杨莉说,相关部门应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扩展研究范围,系统分析江豚生存面临的环境问题。启动在洞庭湖开展就地保护的策略研究,着手在长江两岸的湖北黑瓦屋故道、湖南华容集成垸故道和较适宜的其它内湖水域开展迁地保护的论证研究。
此外,她还建议将洞庭湖作为试点,打破部门化管理的分割,统筹兼顾资源保护与发展模式的需求,以生态系统要素为管理出发点,开展大型通江湖泊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的试点工作,切实理顺管理体制与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