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推动自然教育的多元社会参与

媒体:新华公益  作者:内详
专业号:孙元玲
2015/11/18 15:28:27

11月13日,由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筹委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杭州举行,4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荷兰、日本、韩国的自然教育领域专家和从业者们参与了本次会议,就自然教育的相关问题分享了看法。

据介绍,自然教育机构由民间发起,为全国通过自然教育的同行和机构交流分享经验,促进合作提供了平台。本届论坛以“推动自然教育的多元、社会参与”为主题,从社会的视角探讨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面临着行业人才缺乏的挑战

北京大学秦大公副教授代表论坛筹委在致辞中说到,20位筹委基本上来自全国20家机构,在民间的一线做自然教育的一些人,这次除了这些机构的支持,同时也得到来自各地政府有环保部、浙江省政府、有杭州市领导,余杭区领导,还有良渚这边的朋友来关心和支持。

此前,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支持的,北京工业大学王清春老师和研究员一起完成行业调查报告,整个调查报告有效问卷一共314份。调查显示,现在做自然教育的机构大部分还是以商业机构,社会企业的形式存在,也有一部分NGO,以及个人来参与。自然教育的机构分布集中在北京、上海、四川的成都、广东、云南等地。工作领域还是分布在为儿童、为中小学服务,占到70%以上,而真正里面涉及到自然保护环境保护所占的比例实际上并不是很多,受众人群也基本上维持是在学生,还有孩子。市场最关心的是自然教育做的产品是什么,如大家最热衷的自然观察类、自然体验类的亲子活动。

但是同时调查报告显示,现在自然教育机构所做的活动的频次还是很低的,大部分机构一年的活动实际上还不到100次,真正一个健康的机构要运营起来,这个100次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自然教育机构现在面临最大的挑战,是缺乏行业人才。

混合思维与充盈自然的生活

在全球自然教育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失去山林的孩子》这本书应该有一个划时代的意义。本书的作者Richard Louv在会上说,中国同美国一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状下,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自然缺失症问题的风险也是非常地严重。长期缺乏自然接触给儿童成长带来许多身体和心理问题,自然教育就是在“治愈”这样的“自然缺失症”。

在这样的一个现状下,Richard Louv认为儿科医生可以是自然教育最好的合作伙伴;在儿童与自然网络之下,建立了一个自然的教师的网络。他认为,大自然是一剂良药,能够倾听、治愈人们的创伤。同时也希望社会广泛参与到“新自然运动”中,来自不同机构、企业和政府的力量推动生态社会,用混合思维与充盈自然的生活,推动自然教育的发展。

全球化、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挑战背景下对自然教育的思考

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学习与可持续发展主席、全球环境教育论坛联合主席Arjen Wals谈到关于全球化、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挑战背景下对自然教育的思考。目前,自然教育呈现的趋势,环境教育项目旨在提升儿童的自然与环境的知识、意识、参与性和态度,却难以抵抗如下所发生的事实:在大部分城市区域中绿地空间的消失;对孩子来说,已越来越少在自然中嬉戏,而家长则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安全和监控;在小学的正规课程中越来越不重视自然;高科技电子产品抢占了我们的“眼球”;由于各国政府都将政治抱负转向谋求经济利益,整体缺少对自然的关注。

他认为,如果缺少自然体验,孩子变得与自然疏远,影响生理、心理、认知的发展世代记忆缺失丧失,以自然保育为目标的政策决策的支持,从而建立建立行动力和转变力。

赋能的螺旋以足够的物资和善心相信正面的推动力量,而非进入人类生而自私、贪婪的无力循环中;倡导公民科学公民科学为业余科学爱好者找到贡献自身力量的途径,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合理性的辩论和更多的解决思路;学校从“以学校为本”转向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教学与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所生活的社区的决策制度、环境管理中去。

不一味以消费的方式生活,要更多地体验自然。

儿童自然教育的意义和使命

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创始人徐仁修老师在《大师在喜马拉雅山》一书中写到“童年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基石,童年播下的种子,他日终将开花结果。”他认为,在生理心理随着自然环境发展出了各种适应性。我们很多同胞喜欢种花弄草养宠物,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这样做很快乐,其实她是在抚慰基因中的荒野乡愁,不知不觉就快乐起来。我们去远足或踏青,喜欢到偏远未开发的野地山林,喜爱探查秘境,这些都是遗传自远古的游猎祖先。

我们知道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是身心健康最直接与最简单的途径,而且孩子越小成效越好。如果等到网络游戏成瘾,就事倍功半了。

引导儿童透过自然观察与自然体验,让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用欣赏自然万物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创作力。同时经由引导儿童观察自然生态间的生命关系,来感受大自然共生共荣的基本互利原则,培养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到广阔的大自然去玩

阿拉善SEE公益机构秘书长王利民认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率的增加,蓝天白云、花鸟虫鱼……大自然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到的“自然缺失症”的外延已经扩展,它不仅仅发生在孩子的身上,也同样出现在现代城市居民身上,因为我们与大自然完全割裂了。荒漠化、水土流失、极端气候、垃圾围城、雾霾、水质恶化……我们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他提到,我国自然保护现状截至2009年,自然保护区总数超过2500个,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以上,但存在问题也很多,比如:覆盖面积不足、人为干扰严重、公众参与不足等。

在扩大专门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区覆盖面积方面,全球已取得重大进展:世界上有 14.6%的陆地表面受到保护,近海水域受保护面积所占百分比从4.6%增至 9.7%。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者开展了很多保护行动,但仍然远远不够。

王利民认为,只有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栖息地的保护力量,只有每一个普通人的改变才会引发整体的变革。为普通人提供自然教育的机会,让森林、草原、湿地等成为人与自然深度接触交流的场所,到广阔的大自然去玩,有效地连接人与自然,从而保护人与生物共同的栖息地。

本届论坛由植物私塾江南驿国际青年旅舍承办,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阿拉善SEE基金会资助,呼吁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研究机构共同参与与推动自然教育与环境保护的发展。在消费主义、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关怀、同情、社区和团结的价值观、伦理正处在危险的境地,自然教育至关重要。(张宝玉)

(责任编辑 :石兰)

阅读 3680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游客于2015/11/19 18:18:07写道:
建议中小学的教学课程也有一套在线开放课,由比较优秀的老师讲课,有标准参考答案,这样有利于一些家长在家可以学习和辅导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对方优秀的授课方式,提高全国的教师教学水平。
游客于2015/11/19 14:57:17写道:
昨天我看了就有同感,现在恐怖分子到去有,要保护好他们的
游客于2015/11/19 13:24:23写道:
【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
游客于2015/11/19 12:12:12写道:
反恐边民的隐私应受保护
游客于2015/11/19 10:09:17写道:
领导人智慧高,全国人民得实惠,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