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夜观扬子鳄侧记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2/9/9 7:45:14

解放牛网记者王沁报道
    漆黑一片的水面上,几条小船悄悄行进,船上人屏声禁气,只听得桨划破水面的声音和相机的咔嚓声,在昨晚的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由志愿者、媒体记者组成的十几人调差团正在细心寻找扬子鳄的踪迹。

下午一点,记者来到了崇明陈家镇汽车站,东滩湿地公园的工作班车已在此等候。与几名志愿者汇合之后,面包车一路向东驶去,大约30分钟后,来到了崇明最东端,这也是岛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

东滩湿地公园地处偏远,平时游客不多,环境相当良好。偌大的公园里听得最多的是风声、虫唱、鸟鸣、蛙噪。这里总面积6.5平方公里,分一、二、三期开发,经10年生态修复,使原有含盐量0.3%的水降到了含盐量0.1%-0.15%,可作为灌溉生活用水。这里有155种鸟类(含候鸟),还有黄鼠狼、刺猬等小型野生哺乳动物。园方还曾发现过兔子,不过不能确定究竟是野兔,还是人为放生的家兔。

    公园里有一个叫雀鸣渡的两层木质小屋,一楼是游船码头,二楼是茶室和观景台,屋前一大片水域,面积约6公顷,这里就是扬子鳄的家。2007年6月,六条扬子鳄,两雄四雌,三条来自美国,三条来自浙江长兴,在这个池塘安家落户,至此已是第六个年头了。这五年间发生的故事,有悲也有喜。悲的是,当年,有两条扬子鳄钻入了渔民捕鱼的地笼,不幸憋死;喜的是,幸存的四条鳄鱼在第二年就被发现打了洞孵了蛋,出现了新生力量。

    志愿者们在经过了扬子鳄相关知识简介、安全须知和划船培训后,静待天黑。7点左右,天黑透了,五条小船静静地从码头驶出,分两路,一路向左,一路向右,沿着芦苇荡,提着强力手电筒,一米一米扫视过去。每条船上四人,基本分工是,后面两人出力划船,前面一人打灯寻找,一人负责拍照。记者被分配到的工作是划船。

    寻找扬子鳄有诀窍。黑漆漆的,扬子鳄又多在水下活动,如何发现呢?灯光扫过去,若遇到红点,便是它的眼睛在反光。

    搜寻工作结束后,五条小船分别汇报成果。观察到扬子鳄数量最多的1号船报告看到了6条,其余的几天船分别看到了5条、4条、3条等,运气最不好的3号船只发现了一条。工作人员根据船只巡游的区域大致总结归纳了一下,最后得出结论,至少有11条。

有趣的是,在志愿者完成夜间观测向公园大门离去的路程中,由于没有路灯,大家都打着手电筒走路,灯光晃动中,有人在河边无意中又有新发现:“看,远处有一个红点!”经专业人士确认,没错,又是一条,至此观测结果增至12条。不过最终结果还要等下周再举行一次志愿者调查活动后,将两次拍摄到的照片仔细比对,才能得出,因为不排除有的鳄鱼可能被多次观测到,造成数据重复。

背景知识

扬子鳄曾经广泛分布在包括崇明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却是全球23种鳄类中最为濒危的种类之一,野生数量少于120条。人工养殖数量在2万条以上。

2007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东滩国际湿地有限公司和国际野生生物学会组成的中美联合课题组,在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内开始研究野外放归扬子鳄课题,目的是在崇明东滩建立一个长期可维持的健康种群,为在我国更大范围重新引入扬子鳄提供科学的数据和经验。

阅读 60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