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江西环境好 5年新增61种鸟 不乏极危品种

媒体:中国江西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6/9/20 6:25:03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最新公布的科研成果显示,科研人员通过近五年时间调查监测发现,截至2015年上半年,江西省共统计到鸟类542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39.5%,比5年前增加了61种,其中不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极危种。

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鸟类出现在江西境内,折射了江西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5年新增61种鸟

据统计,江西省542种鸟类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7种,濒危种12种,易危种22种。其中青头潜鸭、白鹤和蓝冠噪鹛三种鸟类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极危种,海南鳽、中华秋沙鸭、白眉山鹧鸪、灰胸竹鸡、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领雀嘴鹎、白头鹎、棕腹大仙鹟、海南蓝仙鹟、棕噪鹛、画眉、震旦鸦雀、细纹苇莺、黄腹山雀和蓝鹀等17种为中国特有鸟类。

“短短5年时间,江西省鸟类就增加了61种。”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曾南京认为,江西省鸟类种类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改善,“江西一直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良好、多样的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生境。”

观鸟经济有“钱景”

观鸟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为推动观鸟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今全国观鸟的人群迅速增长,初步测算人群总数已达数百万,观鸟旅游产业每年蕴藏的商机不下100亿元。”江西一家知名旅行社的余经理告诉记者,观鸟已经成为世界性旅游项目,云南昆明的红嘴鸥,“中国黄腹角雉之乡”的福建明溪等等都形成了“品牌”,每年都吸引大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余经理告诉记者,江西省鸟类越来越多,已经有部分旅行社从中嗅到商机,编制了一些观鸟线路,并逐步推向市场,如婺源鸳鸯湖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这是一条很好的观鸟线路,还有鄱阳湖的吴城镇每年有大量候鸟汇集于此,每年也有大量观鸟者前来,还有遂川鸟道等等。

余经理认为,观鸟旅游是生态旅游重要形式, 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 同时由于生态观鸟旅游产业链长, 取得的经济效益显著,让当地的百姓成为直接或间接的获利者,使他们主动关注并配合鸟类的自然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他们的财源,能做到这些,江西的观鸟经济潜力无限。

■记者洪怀峰/文

阅读 36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