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绿源”——自然状况科普宣传材料

媒体:原创  作者:绿源
专业号:2009“绿源”湿地使者
2009/11/15 9:30:59
自然状况科普宣传材料
 
第一章     地理位置
第二章     气候
第三章     水文
第四章     自然资源
第五章     人口民族 风俗习惯
 
 
第一章 地理位置
西洞庭自然保护区地处洞庭湖西部的汉寿县境内,东抵南洞庭湖,北与安乡、南县接壤,西邻常德鼎城区,南紧连汉寿县南部低山丘陵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1º48ˊ50″—112º16ˊ40″,北纬28º49ˊ50″—29º08ˊ50″,总面积3.568万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696万公顷,其核心区在西洞庭湖的大连障、目平湖、中尾洲一带,面积0.7万公顷。地处沅、澧水尾闾,它不仅承接沅、澧二水,而且吞吐长江松滋、太平二口洪流,汉寿县南部低山丘陵区为雪峰山余脉,其间沧水、浪水、龙池河、烟包山河等8条河流也由南向北流入西洞庭湖,使得保护区内洲滩密布,江湖交错,水域辽阔,形成了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湿地景观,“涨水为湖、落水为洲”为其主要特征。西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个典型的过水型湖泊,这里春夏涨水时,洪水滔滔、水天一色,秋冬枯水季节,则洲滩显露、沟港纵横、芦荡深幽。
西洞庭湖保护区地处新生代洞庭凹陷的西南侧,为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上的断陷盆地。第四系地层是区域内最主要地层,其中以全新统 (Q4)地层分布最广。区域内地貌类型划为堆积地貌、侵蚀堆积地貌、岗地等几种类型。成土母质以河湖冲积物为主,土壤类型相应呈现较为显著的地区性差异。沿江滨湖带地势较高,土壤类型主要是潮土;湖洼地地势低下,土壤以沼泽化草甸土和沼泽土为主。保护区内水系发达,有沅水、澧水、龙池河和烟包山河等。
区域内地貌类型划为堆积地貌-侵蚀堆积地貌-岗地几种类型。
土壤类型:本区内成土母质以河湖冲积物为主,由于地形、水分、植被、成土过程的不同,其土壤类型相应呈现较为显著的地区性差异。沿江滨湖,地势较高,其分布的土壤类8型主要是潮土;向湖洼地延伸,地势逐渐低下,其发育的土壤以沼泽化草旬土和沼泽土为主。
其PH值范围:7—7.3,中性。起源:该湿地天然浅水湖泊、河流、芦苇沼泽地等占53.6%,池塘、水塘、灌溉地、农用泛洪地等人工湿地46.4%。
 
 
第二章 自然气候
西洞庭湖保护区位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6~16.8℃,最低日平均气温在元月,为4.5℃,最高日平均气温在7月,为28.8℃,极端最低气温-13℃,极端最高气温为40℃。全年平均昼夜日较差7.1℃。全年无霜期274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1350mm,是湖南省以安化为中心的多雨区向南县、华容县为中心的滨湖少雨区的过渡带。年平均相对湿度82%,相对湿度在80%的潮湿天气年平均23天。年均蒸发量1163.8mm,干燥度采用彭曼公式计算,全年平均为0.47。区内年平均日照时数1652.1小时。年平均风速2.4米/秒。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且湖泊繁多,沟港纵横,水体效益明显,是东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栖息地。西南是沅水入湖口,东北面是澧水湖口,东南面为环湖岗地与丘陵;河流入湖处三角洲发育,湖盆萎缩迅速,湖中淤洲发育,形成芦苇沼泽、苔草沼泽、泥炭沼泽、沙滩等地貌。湖区周围地形以冲积、沉积平原和低岗丘陵为主,平原上水网密布、堤垸纵横。区内有沅水、澧水、沧浪撇洪河、龙池河和烟包山河等水系,流域面积112485公顷,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2.5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客水径流量为2.43亿立方米,沅、澧水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957.43亿立方米。成土母质平原地区为河湖沉积物,丘岗地为第四纪红壤。土壤类型有水稻土、潮土和红壤。
 
 
第三章 水文
湖泊、河流、滩涂和沼泽湿地 2.35 万 hm2;池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 0.35万 hm2,共计 2.7 万 hm2。湖南汉寿西洞庭湖每年能够补给地下水约 4.7 亿 m3,调蓄洪水 52.5 亿 m3,能够缓和水势,稳固堤岸,阻截上游带来的泥沙,过滤水中污染物等等。
水文:区域内水系发达,有沅水、澧水2条水系汇聚西洞庭湖,而且吞吐长江松滋、太平二口洪流,汉寿县南部低山丘陵区为雪峰山余脉,其间沧水、浪水、龙池河、烟包山河等8条河流也由南向北流入西洞庭湖。湖水流速,由于大部分时间水位较枯,北部湖底袒露,南咀的澧水和三口分流汇合处流速0.12m/s,流向偏东并与河道走向一致。湖水水温垂向变化为同温层分布,湖水的 上下层温差较小,一般不超过1.0℃,多年平均水温17.35℃,除6-8月气温高于水温外,其余各月的水温均高于气温。由于湖流、风浪都相对较大,湖水紊动混合作用强烈,因此不利于湖水结冰,在近50年内未发生过全湖性封冰现象。
水源来源:该湿地上游主要河流为沅水和澧水,2条水系是该湿地永久性水源,丰水期,长江松滋、太平二口的水分流入西洞庭湖。另外,汉寿县沧水、浪水、龙池河、烟包山河等8条河流为季节性水源。
水质:湖水透明度在0.2~0.4m之间,水色为 19 ~ 20 号。常年水质为III—IV类水质。PH=7.0左右。
水深:西洞庭湖湿地水深变化随季节变化很大,枯水季节沟港、河流、湖泊间水深平均2—6m;
丰水期:水深平均9—17m,沼泽地水深平均0—85cm ,丰水期4—6m。低水位海拔高度平均27米,高水位海拔高度平均37米。年内7-8月水位达最高峰,9-11月为平水期,12-翌年3月达最低值;水深在区域内亦随地域不同而有差异。最大值达18.0m,最小值1.2m,一般恒定在6.0m左右。
下游地区:西洞庭湖以赤山岛南端的狭窄水道与南洞庭湖区相连,每年能调蓄洪水50余亿立方米,对下游地区缓解水势起到一定作用。
 
 
第四章 自然资源
本区拥有河流、溪流、湖泊、苔草、芦苇、泥炭、沙滩、水稻田、山塘、鱼池、防浪林等多种湿地生态类型,区内发达的水系,巨大洪水吞吐量,使得其稀释自净能力特强,湖泊换水周期一般小于20天,构成了本区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特殊演替过程,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更加丰富了区内的生物资源。据调查,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51科465属865种,沼泽植物以芦、荻为主,洲滩则是以禾本科、莎草科为主的大面积草甸植被群落,沿湖低山丘陵区零星分布的银杏、南方红豆杉是珍稀和重点保护的植物;有鱼类12目23科121种,在生态组成上,具备江湖复合生态系统所特有的四种典型的生态类型,即湖泊定居型、洄游型(江海洄游)、半洄游型(江湖洄游型)和溪流定居型,鱼类以鲤科鱼类为主,计有54种,所占比例为48.6%,鮠科鱼类13种,占11.7%,鳅科鱼类9种,占8.1%,鮨科鱼类5种,占4.5%,银鱼科鱼类5种,占4.5%,其余各科鱼类25种,占22.6%,且每科均不超过3种,珍稀鱼类有中华鲟、白鲟、鲥鱼、银鱼、胭脂鱼、长体鳜和犁头鳅等,其中中华鲟、白鲟为国家一级保护鱼类;有鸟类17目47科207种,本区鸟类的主要特点,一是喜湿和半喜湿鸟类占绝大多数,水禽83种占61%,濒危种多,二是候鸟占优势,其中冬候鸟76种占56%,夏候鸟36种占26%,留鸟和旅鸟24种占有18%,三是成分复杂——包括4个世界分布区系鸟类和7个国内地理分布区系鸟类相当数量的代表种,四是非繁殖鸟类占多数—在本区繁殖的仅49种占36%,珍稀鸟类有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游隼、大鸨、中华秋沙鸭等,均为国家一保护鸟类,属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白琵鹭、鸿雁等20多种。
 
西洞庭湖湿地的主要特点:
一、特殊性。西洞庭湖湿地的特殊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地理位置特殊。西洞庭湖处于洞庭湖上游,是整个洞庭湖湿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容纳沅、澧二水,吞长江松滋、太平、藕池三口之水,又是区内八条河流汇合之处,因而对调蓄洪水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其二,湿地地貌特殊。主要表现为水涨为湖,水落为洲。夏天涨水季节,一般年份水位高36.5m,呈单一明水地貌。冬季涸水季节,水位最低24.8m,既有明水,又有芦苇沼泽、苔草沼泽、泥炭沼泽、沙滩等地貌。
二、完整性。西洞庭湖湿地几乎包括了亚热带内陆湿地的全部类别,如河流、溪流、小河、淡水湖、淡水沼泽、树林为主的湿地及草地沼泽,也包括了该地区人工湿地的主要类别,如鱼、虾池塘、灌溉地(包括稻田),季节性泛洪和农用地等,因而它是该地带上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湿地。同时,本区湿地具有比较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三、丰富性。区域湿地生物资源从种的水平和个体数量上都表现其丰富特征。本区独特的水域湿地环境确定了区域动物群具有喜湿和半喜湿的特性。构成本区生物种群的主体为水禽和鱼类,而绝大多数为迁徙性鸟类和洄游性鱼类,形成了复杂的区系特征。本区是湖南重要水产品基地,其中以银鱼、中华鳖、珠蚌及龟、蛙等驰名国内外,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甲鱼之乡”,“中国珍珠之乡”,“中国黑杨之乡”。
 
 
第六章  文化遗产  人口民族
一、文化遗产
  民间传统文艺:地花鼓、蚌壳舞、彩莲船、打花船、渔鼓、三棒鼓、说鼓、丧鼓、打土地、傩愿、莲花闹等。
  文艺创作:清末至民国,县籍作家、诗人、学者作品,以诗歌、散文为大宗、文学理论次之。新中国成立后,则以新诗、小说、散文、戏曲、民间文学为主体,文学理论较前有所发展。其中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填补历史空白。各个时期作品各有所长,其内容或状写山川,或记人叙事以言志,或陈史述今以论理,各具风韵,各领风骚。
  县籍作家、学者从事专业或业余文学创作的,晚清时期有彭近道、高梧亭、刘定范、饶明认、黎嵩寺、易佩绅、易顺鼎、易顺豫、陈怀甫等。均有作品专集。民国时期,易君左佳作颇多,易瑜(女)、曾毅、黄学艺(女)、邹蕴真、杨国经等亦有专著或专集出版。
  戏曲:武陵戏、灯戏、湘剧、京剧、歌剧、话剧等,境内均有流行。其中,武陵戏、灯戏历史悠久,地主特色浓郁,为群众喜闻乐见。
  文物古迹:净照寺遗址、杨幺墓、黄城寨遗址、镇龙阁遗址、南禅寺古塔、洗墨池碑文、也园石刻、造像石雕、中共汉寿县委会成立旧址、抗日将士阵亡公墓。
  体育:清末,民间传统体育以武术、龙舟、游泳为主,部分学校开始乒操教学。民国8年(1919),开展田径运动。其后,篮球、排球、乒乓球相继传入。23年,引进铅球、铁饼、标枪。32年,传入羽毛球、足球、单杠、双杠、跳箱、鞍马、举重、吊环、滚圈等项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传统体育继续发展。1956年,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现代体育运动逐渐普及到学校、机关、企业和部分农村。80年代,新增赛艇、皮艇、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台球、滑旱冰、健身气功也发展较快。并相继成立男径、象棋、气功、武术、篮球、门球、钓鱼等群众体育协会,体育场地来断扩大,比赛经常举行,竞技水平日益提高。1990年汉寿代表参加第7届省体育运动会,金牌得数和团体决分均为全省各县之冠。
  生活习俗:县境居民以大米为主食,兼食红薯、豆类。农户忙时日食3餐,闲时是食2餐,皆以大米饭为主。丘陵区农户有时在饭中拌些干红薯或鲜红薯,湖区农户杂以蚕豆、豌豆。荒时暴月,吃稀粥或菜拌饭。无论老少,有嗜辣习惯,爱吃糌辣椒、油炸辣椒、辣子酱、白辣椒。有腌制坛子菜、腌腊肉腊鱼的习惯。城乡居民喜吃糯米汤圆,春天爱吃蒿子粑粑,三月三用地茉菜煮蛋,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糍粑,过年过节做甜酒,喜用荷包蛋、姜盐茶、擂茶款待宾客。县境水产丰富,县民爱食糌辣椒糊鱼、黄鳝下面条等。
  筵席:清末民国时期,富者多办“海参席”、“鱼翅席”;普通人家多以鸡、鱼、肉宴客,主茶为炒米粉、红绕肉、黄焖鱼、笋子炒豆干等。贵宾临门,多杀鸡备酒相待,鸡头敬主客,鸡腿让小孩,主人劝菜敬酒。席上嗜酒者好猜拳。农村用方桌,每席8人,尊者居上席。城镇多圆桌,不分上下席,主客和陪客随意入坐。新中国成立后,喜庆筵席,菜肴更为讲究,无论城乡,上菜均在10道以上。80年代,菜肴花色品种繁多,有酱制水鱼、红绕野鸡、银鱼调汤、黑鱼炒片等特色菜上席。劝菜敬酒如故。
  礼仪习俗:婚嫁。婚前一日,男方给女方送礼,称“过礼”。一般人家十鱼十肉,较好的边猪带头,还有鱼、酒及折妆金等,富有者用双猪双羊兼其他礼品。男女双方家庭均设设宴招待前来贺喜的亲友,一般办酒三天,第一天称“夜宴”,第二天称“正酒”,第在天称“撤席”。女家办酒比男家先一天。婚日,由男方派花轿、舆轿及乐队等到女家迎亲。新娘由至亲若干人送往男家,叫“送亲”。到男方家后,初入洞房,新郎、新娘互抢床厅,同吃“和气茶”,傍晚,由礼生主持,行“庙见礼”,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父母。入夜,亲友拥入洞房嬉闹,称“回门”。初婚一个月(或四十天),男女不分开,叫“不离房”。
  丧葬:送终。人将咽气,子女跪在这边烧纸钱送终。给死者抹尸,换寿衣、寿帽、寿鞋、寿衣须奇数,三、五、七层。然后,移尸置于堂左侧地席上,盖上“子孙被”。随即,道士进场,念“开路经”,富豪人家请礼生做“堂祭”;吊唁。新友闻讯后,前往吊唁,烯放鞭炮,立中堂尸前默哀,作揖磕头。此时,鼓乐哀鸣,孝子伏跪尸旁还礼,以表谢意;入殓:又叫“进材”。置棺材于中堂左侧,棺内放石膏、木炭灰等吸潮之物,棺内四周用黄纸或白纸糊上,待主要亲友到齐瞻仰遗容后,由4人抬尸放入棺内,然后,依次加盖亲友所送的“寿被”。头、脚、肘均用灰包塞紧固定,接着合上棺盖,钉上棺销,并用丝绸或皮纸以生漆或调和漆涂塞缝痕。堂上设灵位,道师导引孝子亲友祭拜,停柩一般2-3天。出葬:又叫出殡。出殡时举行出殡仪式,孝子穿孝衣,腰系草绳,穿草鞋,执孝棍,在灵柩前跪引开路,众亲护送到墓地入葬;
  安灵:出殡后,孝子捧灵牌沿出殡路线回家设灵堂,供灵牌。
  喜庆:生育。妇女生下头胎,丈夫即备鹅一只,酒一坛,红蛋数枚,去岳家报喜。生男,置鹅于厅堂上方;生女,置酒于上方。岳家当即将喜酒和红蛋分送亲友,并将备制的婴儿衣、物、鸡、蛋、米等连同鹅交给女婿带回,谓之“送毛粥米”。婴儿出生第三天,用艾叶水洗澡,谓之“洗三朝”。第十天,亲友到婴儿家送粥米庆贺,叫“打十朝”。产后1个月(湖区)或1个半月(山区),产妇带婴儿回娘家“出窝”、“走满月”。此谷至今未改。
  祝寿:男女50岁或60岁开始,逢“十”由子女亲友备衣物、鞋帽、寿屏、寿匾为其祝寿。男祝虚女祝实。祝寿时设宴摆酒。50-70年代,此俗渐废。80年代祝寿之风盛行,寿礼除送礼送衣物外,还有送收录机、电视机、首饰等物。80年代城乡兴起做36岁生日之风。此外乔迁新居,店铺开业、子女升学、入伍,多设宴欢乐,亲友送礼道贺,相沿成俗。
  传统节日:春节。俗称过年。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为节期;元宵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晚上家家灯火通明,有“三十夜里的火,十五夜里的灯”之说。城镇常办灯会。清明节:清末民国时期,人们聚族而祭,上坟垒土,立碑,挂纸钱,纸花,以缅怀先祖。端午节:五月初五为小端午节,十五为大端午节。家家户户门框挂艾蒿、菖蒲,吃盐蛋、粽子,饮雄黄酒,以粽子、绿豆糕,折纸扇等物馈赠亲友。沿江开展龙舟赛。新中国成立后,习俗如故。中秋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日,合家团聚会餐,吃糍粑。入夜,边品尝月饼、糖果边赏月。节日前后以月饼、糍粑馈赠亲友。新中国成立后,此俗甚浓。重阳节: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是日,有登高郊游的习惯,谓“重九登高”。乡间喜于此日酿酒,叫“重阳酒”。80年代,此日定为老年节。
方言:汉寿方言词汇丰富,感情极富表现力,且词缀性强,多数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与普通话比较,不同点主要有:实词中的数量词“个”多说成“折”;人称代词“妈妈”喊成“恩娘”或“恩妈”;疑问代词“哪儿”说成“何里”;指示代词“这儿”说成“搭里”,“那边”训成“咕里”;程度副词“很”,一般用“梆硬”、“喷香”、“交湿”、“溜圆”;叹词中“啊喝”,表示对突然发生意外或不良变故的惊讶。
二、人口民族
2008年末全县总户数268659户。总人口806708人,增长1.8%。男性416893人,女性389815人,男女性比为107:100。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65124人,非农业人口141584人。年内人口出生率11.81‰,死亡率3.88‰,人口自然增长率7.94‰。
民族有汉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满族、侗族、白族、土家族、黎族、锡伯族、彝族、布依族、瑶族等15个,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07%。
 
阅读 90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