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贵州湿地保护“不进反退” 10年衰减0.68万公顷

媒体:中国新闻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湿地资讯
2014/7/5 13:51:17

贵州省林业厅发布的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最新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来,贵州湿地面积“缩水”0.68万公顷,专家指出,人为因素是其中的主因。

截止到2012年底,贵州省湿地总面积为20.97万公顷,仅占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的0.39%,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率仅为1.19%的湿地率也比全国的湿地率低了4.39个百分点。

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长、研究员冉景丞认为,湿地资源的消涨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针对贵州的情况,主要还是人为因素所造成。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认识不足,盲目开垦和改造导致贵州自然湿地面积消减。污水、废水等处理设施不健全,污染物大量汇集到湿地中,超出湿地纳污容量,使湿地资源受到破坏。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湿地的安危,直接影响到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保护管理好贵州省湿地资源,对维护“两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相比过去10年全国湿地保护的蓬勃发展,贵州的湿地保护明显落后。目前,中国有46块国际重要湿地,贵州为零;全国有577处自然湿地保护区,贵州只有8处;全国有468处国家湿地公园,贵州只有19处。

10年间湿地面积的消减,也使得有着“地球之肾”美誉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喀斯特地貌的贵州显得倍加珍贵。

贵州湿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引起了贵州省的高度重视。目前,贵州已通过立法、建湿地公园、建湿地小区等形式,开始加大湿地保护力度。

2013年初制定出台《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并纳入立法计划。贵州省将整合政府、法律、科技、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强化依法“治湿”。

2013年,贵州省新增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个,建成国家湿地公园1个,新增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6个。到目前为止,贵州省已经建成湿地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8处,今年还将申请上报10处以上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并启动10处省级湿地公园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冉景丞建议,湿地保护还需尽快解决有“人”保护和有“钱”保护的问题。同时,加强宣传和普及湿地基本知识,建立湿地自然学校,让人们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全力扭转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力争贵州湿地保护事业后来居上。

阅读 36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