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春的故事总是从勇敢的探索和丰富的体验开头。
迎晨曦朝阳出营,踏落日余晖而返。在渭河两岸、田间地头,一个个热爱环保的大学生志愿者,怀揣着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渭河,保护母亲河的美好愿望,用自己坚实的脚步丈量渭河两岸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的幼苗。这些青年正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义务环保协会组织的大学生绿色营的正式营员。
渭河是三秦父老的母亲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水资源短缺、河流污染以及洪涝灾害等问题日益加剧。为了唤醒公众保护母亲河的意识,从2001年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义务环保协会每年暑假组织大学生参加“大学生绿色营”野外环境考察队,对渭河流域全程进行徒步考察,沿途呼吁社会各界以切实的行动保护母亲河。
今年暑期,在7月29日到8月13日一年中最热的十五天时间里,营员们徒步或骑行,顶烈日、冒风雨、啃干粮、睡帐篷,经过了渭河沿岸杨凌、扶风、陇县、千阳县等5个县市,6个林场和生态园,考察河道总长360公里,重点调研了河流水质污染、河道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工农业发展状况,对沿岸的发电厂、挖沙厂、环保建材厂进行了访问,了解其生产流程及环保措施。
每到一处,同学们都会举办各种图片展,向渭河沿岸的百姓展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绿色营这些年渭河考察时形成的图片和环保漫画,图片有反映渭河上游水土流失、中游水污染、下游河道淤积的,有渭河流域肆意采砂、破坏河道的,也有反映中上游地区绿色生态渭河建设现状的……千沟万壑的渭河两岸,黑浪翻滚的渭河水,满目疮痍的渭河河床……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深深地吸引了百姓们的眼球,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通过这些图片,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渭河近年来的变化情况。环保漫画更是向人们展示了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让人们深刻意识到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5天里,营员们多次去水利局、环保局、渭河管理站、城建局、林业局、市县的政府办公室进行访问,亲身了解到渭河流域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关部门对于绿色生态渭河构建的部署;15天里,他们先后到达了陇县及其周边乡镇的20多个村庄进行调研,走访了2000多户人家;15天里,他们举行了5次广场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了解到了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小知识,还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在生活小事中践行环保,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15天里,他们顶着烈日,汗流浃背,探寻的步伐依然稳健;15天里,一群人起早贪黑沿着千河流域一路骑行一路调研,走遍了丛林山涧只为寻得最真实的资料;15天里,白天进行有计划的调研,晚上不大的房间容纳了十多个人,他们在拥挤、闷热、不透气的条件下挑灯总结、部署明天的计划依然乐此不疲。就这样,绿色营营员们通过民访、政访、河道考察搜集了一份份真实客观的资料,亲身实地了解渭河及其支流的环境状况。
为激励大学生献身生态文明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01年启动了大学生“保护母亲河”环保实践活动,同学们从渭河流域的源头——甘肃省天水市渭源县走到渭河潼关汇入黄河处,横跨甘、陕、晋三省27个县区。一批批大学生志愿者继承着老营员们不辞辛苦、勇于探索的精神,一次次的记录观察点十几年来生态变迁、水生生物、植被覆盖、植物种类等详细情况,记录渭河流域各段水利、防洪设施建设和维护情况……他们把绿色思想播种下去,把环保意识唤醒。
考察中,同学们的调研形成了多本文集和报告,其间的文字都饱浸着考察队员对母亲河的深爱。他们从第一线把渭河水文、资源、环境、经济和人文的真实图景展现给人们,这些文集也已成为政府部门治理渭河的第一手珍贵资料。这些资料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使命感,更发扬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诚朴勇毅”的校训风范。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