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市政协调研滇池环湖湿地生态建设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2/6/24 6:51:48

近日,由市政协委员、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对滇池湿地建设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委员、专家提出,滇池环湖湿地建设是滇池水环境治理重要内容,湿地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对建设现代新昆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天的调研中,调研组深入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晋宁县、度假区的晖湾、西华、斗南、盘龙江入湖河口、矣六、古城等12个湿地调研建设和管理情况。每到一地,率队调研的市政协主席田云翔、常务副主席张建伟都详细询问湿地的面积、资金投入、湿地类型和总体利用,湿地的管理和维护,“四退三还一护”工作进展以及搬迁、安置等情况。

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滇池环湖湿地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共完成湖滨生态建设54305亩,基本形成了由湖内湿地、湖滨湿地、湖滨林带组成的环湖生态带。各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整个滇池湖滨“四退三还一护”工作现共完成退塘、退田44669亩,退房144.3万平方米,退人24364人,极大地减少了生产生活对滇池的影响,滇池周边脏、乱、差现象得到改善,生态湖滨带景观效应初步显现,逐步恢复了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湿地环境还对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委员们看到,每一块湿地中都是鸟啾虫鸣、绿色满眼,湿地中长满各类水生植物。在有的湿地中,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穗花狐尾藻、轮藻等一度被认为濒临灭绝的水生植物又恢复了繁茂,消失多年的翠鸟、等水禽也逐渐增多。

随着“四退三还”工作的深入,湖滨湿地用地的体制机制、建设资金来源、管养制度及资金等方面都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针对这些问题,委员、专家们建议,建设和恢复湿地是为了让市民享受滇池治理的成果,为解决建设湿地的资金、土地、后续管理等难题,政府部门可探索市场化手段适度引入社会资本开发、管理、保护湿地。

田云翔提出,要通过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建管并重、强化管理,努力提高滇池环湖生态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湿地建设成果显著,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成果,要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实现滇池生态良性循环。可征用的土地要征用,对百姓一次性补偿,对湿地永久性保护。可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从机制上将湿地建设用地作为生态建设用地;可结合文化、旅游,适当采用市场方式运作,吸引部分企业参与开发建设,委托企业对湿地进行管理,对湿地品质进行提升和改造。要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探索发展的新路子。

市政协委员、昆明市滇池生态所高级工程师韩亚平认为,对湿地不加以人工干预,湿地最终将演变为沼泽,应通过经营湿地的理念,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湿地,通过市场运作反哺湿地,让其为市民造福的同时更长久地发挥作用。

市政协委员、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贺彬认为,目前,环湖湿地还存在功能定位不清、结构比较单一等问题,还比较脆弱,应该从机制体制上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湿地既发挥生态效益,又能让市民享受滇池治理的成果。(昆明日报 记者马雪荣)

阅读 48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