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江汉大学积极推进极危水生蕨类植物粗梗水蕨的保护工作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蕲春县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专业号:蕲春县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2019/8/22 16:01:48
360截图20190822155401789

粗梗水蕨 (Ceratopteris pteridoides) 是一种以漂浮为主的水生蕨类植物。株形美观,具有很好的观赏性。有药用价值,可散血拔毒,治疮伤。嫩叶可作蔬菜。同时,粗梗水蕨和水蕨(C. thalictroides)等水生蕨类植物在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粗梗水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成为了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2013年9月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第54号文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粗梗水蕨被列为极危(CR)植物。可见,对粗梗水蕨的保护是必需的和紧迫的。
360截图20190822155420633

近年来,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江汉大学,在粗梗水蕨的保护中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江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联合开展了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的科学考察,摸清了粗梗水蕨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其他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出版了《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彩色图谱》,为赤龙湖湖泊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随后,我们以《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彩色图谱》为蓝本,在江汉大学董元火教授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地跟踪观察、研究和保护粗梗水蕨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并于2019年8月将其研究成果以论文《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粗梗水蕨的分布和种群特征》的形式发表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为极危植物粗梗水蕨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保护物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保护物种所在的栖息地,为此,我们对发现粗梗水蕨的地方进行了就地保护,减少人为活动和养殖对粗梗水蕨水生生境的影响,促进种群恢复与更新。同时,在县委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原赤东湖渔场划归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统一管理,构建统一的管理模式,减少多头管理,形成管理合力,提高了生态保护的有效性。

湖北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江汉大学 宣

2019年8月22日

阅读 19602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