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海洋领域总体规划《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获批出台,规划涵盖了海洋资源、环境、生态、经济、权益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
海洋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资源开发无序生态恶化
刚刚过去的2007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了24929亿元,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时期,重大项目向海洋移动趋势更加明显,滨海地区将成为我国人口与经济集聚的最热地带。
综合来看,在“十一五”这个我国海洋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规划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蓝图,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
增强发展能力服务能力
《纲要》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提出了相关的海洋发展目标,包括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继续完善、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和海洋公益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等。
“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2010年海洋生产总值要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1%以上;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50%;海水利用对沿海缺水地区的贡献率达到16%—24%;入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风暴潮灾害紧急警报提前6小时发布,海啸灾害紧急警报提前30分钟发布;重点海域年巡航监察面积达到100万平方公里。
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实现数字海洋、生态海洋、安全海洋、和谐海洋,为建设海洋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全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计划建立海域关闭制度
在对海洋进行总体规划中,针对不同领域将建设相对应的重大工程,特别是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将要实施。主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203个、生活垃圾处理场49个,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165个,削减COD排海总量68718吨;恢复渤海滨海湿地21万公顷,建设渤海沿海防护林50万公顷,新建49处各类海洋保护区,对现有25处海洋保护区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为显著提升海上、空中与陆岸的巡航执法能力,我国将建造1艘排水量3000吨级、具备远海航行能力并可搭载直升机的中国海监船,2艘排水量1500吨级、具备中远海航行能力和4艘排水量1000吨级、具备中近海航行能力的中国海监船。
完成70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海上试验;在南极内陆冰盖海拔4000米的冰穹A地区建立容纳15—20人的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发射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总体实现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和重点海域1∶25万调查……这些重大工程的建设将会大大提高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和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能力。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