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天津网-每日新报(天津)
插图 张宇辰
董秀娜
小时候听故事,精彩的角色中常常出现植物,比如帮助了董永的老槐树,比如变成了女孩子的水仙花……我那时以为这都是大人们用来骗小孩的,植物没有眼睛没有鼻子更不会说话,怎么能跟人一样呢?
长大以后,虽然知道植物会“吃(吸收养分)”、会“睡(冬眠)”、会生长,但仍不以为然。直到我在山村遇见了一件奇事之后。
5年前的仲夏,蓟县大旱。从冬天开始几乎没有降雨,太阳焦灼地烧烤着,庄稼地里散发着灶膛的味道。水位降低,许多人家院子里的井已经打不上来水。各村都在组织抗旱,风景区里的小水库开始向农民的地里抽水。但是,人们不可能把水引上高山去浇那些依山生长的果树。不久就有传来消息:邻村一棵上百年的核桃树被旱死了。
村里人常说,水果越是长在人们没法浇水的高山上就越是好吃,因为那些果树是“纯自然生长”。附近高山上有个小村叫太平沟,全村连一块“巴掌地”也没有,所有的果树都错落在高山上。管理这些果树只能是剪枝、除虫,其他就只能听凭天意。据说,太平沟的苹果是蓟县最好吃的苹果,这个村的香白杏更是非常好吃。
生长在高山上的果树不怕涝就怕旱。
大旱还在继续,果树好像都在拼命地从深层的土地里吸取水分,让果实长大。因为果实是果树的孩子。有一天,我发现山路旁的一些柿子树开始落叶了,非常奇怪。每年,我家院子里的柿子树总是在深秋时节最后一个落叶,我们都是把柿子叶扫进菜地,用来保护那些来年春天生长的蔬菜小苗。仲夏,柿子树叶怎么会掉下来呢?
不久,附近山里的柿子树就像得到了“紧急通知”一样,纷纷地落下来,速度非常快。没几天工夫,几乎全部掉光,只留下没有长大的柿子在枝上垂着头。
如果是秋天,叶落归根很正常。而仲夏落叶却让人伤感。究竟什么原因让柿子改变了“生物钟”?村民们却并不奇怪。他们说,这些树叶是为了保住柿子才掉下来的。
用山村人的说法,树叶就是为了果实而生。春天,柿子小的像个豆粒,嫩芽一般的柿子叶就把小柿子捧在手心里。夏天,小柿子长得快,急需营养,柿子叶就尽量伸展开来,白天接受阳光、氧气,夜晚进行光合作用,再把生成的营养通过身上的经络输送给正在成长的柿子。农民说“有好叶子才有好果子”,就是这个道理。秋天,柿子长大了,开始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叶子有序地落下,为的是让每个柿子都晒上太阳。深秋柿子熟了,叶子便通体变成了红色,纷纷飘落,犹如完成了任务的母亲。“柿子树叶提前掉下来,是为了把水分全部留给柿子。因为,叶子长在树上,也是需要水分的!”
原来如此。如此干旱时节,见证了有责任感、有牺牲精神的柿子树叶!植物就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世界。
(本文来源:
每日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