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西洞庭湖社会化管理显实效,中华鲟重获新生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西洞庭湖湿地
专业号:西洞庭湖湿地
2014/10/1 10:43:43

2014年9月30日清晨6点刚过,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刘松林接到保护区协管员唐代钦电话,说有人捕到了一条中华鲟正在湖边菜市场等待出售,请快来现场处理。他立马赶到现场,发现一水盆里放着一条鱼:体长约40㎝,头部和身体背部青灰色,体型修长,体纺锤形,头尖,头顶骨片裸露,背部和体侧被骨质化硬鳞,歪形尾,上叶长,下叶短——正是老唐说的中华鲟,属易危物种,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一条应该是近两年长江增殖放流的中华鲟幼体。
    经过交谈了解到卖鱼的老板叫代明生,是一位长期在洞庭湖捕鱼的渔民,今天凌晨4点多在蒋家嘴水闸前深水区捕到了这条鱼。经过保护区工作人员及协管员宣传解释,他认识到了中华鲟的的保护价值以及这个种群所面临的危机,最后很痛快地将它放回西洞庭湖。看到中华鲟在水面上停留片刻,好像在跟好心人道别,然后一转身潜入水底,三个人都感觉十分欣慰。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自2004年引入社区共管机制,在青山湖取得了成功范例。此后逐步在整个保护区范围内推行社会化管理,让社区群众共同参与探讨湿地宣传教育、保护管理、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全社会共同关注西洞庭湖、保护西洞庭湖、发展西洞庭湖之风方兴未艾。

阅读 80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游客于2014/10/17 20:24:09写道:
飘零雪 路过 帮 顶一下!!!
游客于2014/10/8 20:04:38写道:
飘零雪 路过 帮 顶一下!!!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