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转载 | 践行公益守初心,我们一直在路上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华侨城湿地
专业号:华侨城湿地
2020/9/15 16:20:26

“99公益日,一块做好事。”9月7日至9日,“99公益日”这场一年一度的全民公益盛事汇聚了社会、企业、个人等多方力量,通过多种类型的公益实践,搭建起爱心传递的桥梁。活动期间,华侨城集团旗下企业与机构积极参与,以公益行动彰显中央企业责任担当,弘扬社会正能量,传递温暖和大爱。

 

专注公益环保

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的福祉所在,秉承“生态环保大于天”的发展理念,华侨城集团多年来始终坚持对自然与生态的保护与尊重,举办环保公益活动,开展自然教育,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华基金“守望野生动物邻居”项目

 

今年“99公益日”,华侨城旗下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以下简称“华基金”)联合深圳欢乐海岸发起“守望野生动物邻居”项目,回应并延续华基金从疫情期间就一直在推动并实施的“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唤醒更多公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让“野生动物邻居”在城市得以安心定居。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营利环保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一员,今年是华基金第二次参与到这场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全民公益盛事中来。2019年9月,华基金首次参与“99公益日”,搭载公募基金会为“做零感的生活家”“自然梦想公益计划”两大项目发起募捐,支持“零废弃”和“自然教育”两大品牌项目发展。

▲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培养自然守护者”项目

 

在华基金的援建下,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成为深圳市首个自然学校。今年的“99公益日”,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发起“培养自然守护者”项目,帮助孩子重建与自然的连接,从看见自然、走进自然开始,研发、设计在地自然课程,增加自然体验,提升自然知识,关注儿童完整人格培养,帮助儿童理解自然的美好,形成对自然与生命的长期尊重与敬畏,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培养自然守护者”社区宣传

 

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开办后,便组建了一支“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志愿服务队”,6年来培育了环保志愿教师12期,共计482余人次,并持续研发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多元化课程活动方案近50个,开展纯公益性教育主题活动超4000场次,覆盖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和普通公众,影响受众超过百万人次。

 

践行公益教育

点亮学子“创想”之光

作为以文化和旅游为主营业务的中央企业,华侨城集团的公益教育实践独具文化特色,并充满“创想”基因。其中,涵盖爱心支教、学习雷锋、捐赠书籍、关爱特殊儿童等在内的“小红花”志愿支教活动已经成为华侨城集团的一张公益名片。

 

▲2019年“小红花”志愿支教活动

自2008年举办以来,“小红花”志愿支教活动已经持续了12年。2019年9月9日,来自华侨城各个企业的“小红花”志愿者们分别在华侨城集团定点帮扶地区——三穗县的瓦寨小学和天柱县的石洞民族小学开展支教,并探访三穗县寨头村建档立卡户的贫困学生。志愿者们带着募集的物资和精心准备的课程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为孩子们点亮了梦想之光。

9月3日,华侨城集团正式启动2020年“小红花”志愿支教教师的招募活动,开启爱心施教接力之旅。9月27日至30日,华侨城的“小红花”志愿者将前往三穗县高寨小学开展支教活动,让温暖的“小红花”在更多孩子心中绽放。

 

▲阅享童年—凤凰花助学计划

 

扶贫先扶智,解决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华侨城扶贫工作的重点。华侨城通过开展“凤凰花助学计划”,设立助学基金,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平权,帮助更多儿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2019年,华侨城“凤凰花助学计划” 活动工作组组织开展“阅享童年—凤凰花助学计划”活动,汇聚各方爱心力量,向贵州三穗县寨头小学、贵秧小学和顺洞小学捐助图书近6000册,包含书籍及学习用品在内的“阅享包”1350份及羽毛球、篮球、跳绳等体育器材,延续了华侨城2018年的“书送未来·凤凰花助学计划”,为孩子们持续筑梦。

 

打造全民共享的公共艺术空间

激发城市文化活力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的开放性场所,是各类公益活动的载体之一。在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以及深圳华夏艺术中心,具备公益属性的文化艺术创意活动琳琅满目,在激发城市生活艺术活力的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公益性质的文化交流平台。

▲2020 OCT-LOFT公共艺术展——余物新秩序Trash New Order

眼下,“2020 OCT-LOFT公共艺术展——余物新秩序Trash New Order”正在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进行。这场由“捡”而生的艺术展览,以被舍弃、被遗忘和被闲置的余物作为艺术介入的载体,在近5个月时间收集了深圳各个角落10397件余物作为所有展品的创作原材料,通过一场可持续的艺术社会实践让多余的物品变“废”为宝,为推动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供艺术思考和价值引导。

 

 

 

“OCAT未来 Future”未来奇想儿童艺术课微型展

 

在相隔不远的OCAT深圳馆,旨在激发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多向思维的艺术项目“OCAT未来 Future”刚刚落下帷幕,“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如何实现的?”公共讲座紧随而来,将于9月11日在线上免费对公众开放,为教育实践和自我教育提供别样的思考。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如何实现的?”公共讲座

自2005年开创以来,OCAT始终坚持独立性、专业性和公益性的宗旨,致力于建构中国本土特色与专业化、国际化水准兼具的独立当代艺术机构。除了文艺展览、学术论坛等项目,OCAT馆群还在线上线下推出了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思维纸:手工造纸与手绘动画工作坊”

比如,OCAT上海馆年度公教项目之“思维纸:手工造纸与手绘动画工作坊”将在9月12日举办,旨在结合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将更具实验性与开拓性的艺术作品与方法论以工作坊的形式与公众分享交流。

 

▲“偶”遇提线木偶戏讲学活动

 

此外,深圳华夏艺术中心持续策划、创办以戏剧艺术的“讲、学、演、录”为内容的“华夏戏剧艺术坊”和以木偶艺术传承与体验为内容的“偶”遇华夏公益品牌项目,为保护和传承民间智慧结晶、延续民族文化根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做出贡献。

其中,“偶”遇华夏公益品牌项目从2017年9月开办至今,已圆满举办了杖头木偶、皮影戏、创意木偶、布袋木偶等多场公益专场活动,为观众展示了中国木偶艺术的独特魅力。8月23日,“偶”遇提线木偶戏讲学活动在华夏小剧场顺利举办,泉州提线木偶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专业知识被更多观众所熟知。

心存善,行致远。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华侨城集团将公益融入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核心产业的建设,以一次又一次的具体行动践行央企责任,传递央企温度。如今,“99公益日”引发全民公益热潮,华侨城集团也将整合更多优质资源,持续发挥公益效力,以更为常态化的公益行动推动公益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用爱逐光,温暖同行。

 

——END——

99公益日

● 培养自然守护者

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培养自然守护者】项目正式上线。

扫码了解更多项目详情。

阅读 401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