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东方大苇莺
别称:苇串儿、呱呱唧、剖苇、麻喳喳
属于:雀形目 莺科 苇莺属
形态特征
图片来源于:鸟网
上体呈橄榄褐色。下体乳黄色。体型略大(19厘米)的褐色苇莺。具显著的皮黄色眉纹。虹膜-褐色;嘴-上嘴褐色,下嘴偏粉;脚-灰色。叫声:冬季仅间歇性地发出沙哑似喘息的单音chack。雌性成鸟羽色较暗淡,体型稍小。
栖息环境
赵夏明 摄
主要栖息在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常出没于湖畔、河边、水塘、溪边、水库、河流沿岸、芦苇沼泽等水域或水域附近的植物丛和芦苇丛、柳灌丛中有茂密的植物覆盖的沼泽和湿草地。
生活习性
图片来源于:鸟网
东方大苇莺在中国属于夏候鸟,部分留鸟。春季于5月初至5月中下旬迁来中国繁殖,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迁离繁殖地飞往越冬地。
图片来源于:鸟网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泼,常频繁的在草茎或灌丛枝间跳跃、攀缘,当人靠近观察时极为警觉,不断的变换位置或突然消失,然后又突然在另一个地方出现。常大声鸣叫,声音如:"ga-ga-ji"。繁殖期间常站在巢附近的芦苇顶端或附近的小枝头上鸣叫,也有的时候活动一会,鸣叫一会,或边鸣叫边在附近活动,鸣声清脆尖厉。冬季仅间歇性地发出沙哑似喘息的单音chack。活动于苇地。
主要以甲虫、金花虫、鳞翅目幼虫以及蚂蚁、豆娘和水生昆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蜘蛛、蜗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和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
繁育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繁殖期在5月下旬到7月末。通常筑巢于水边和水域附近的灌木丛或小柳树丛中,巢多置于灌木和小树枝杈上,也在芦苇水塘中的芦苇及水草茎杆上筑巢。巢驻在通风良好的苇地。巢距地高0.8-1.6米,以细苇茎、苇叶和其它植物纤维把相近的3-4根粗苇茎拉近,其巢筑于苇茎间。巣为深杯状,就以这些茎叶、苇穗缠绕而成;巢内垫有干苇叶、苇穗、绒毛、兽毛等。
单鹏云 摄
雌鸟筑巢,雄鸟伴随。窝卵数4-6枚,也有3枚的。卵呈椭圆形,淡蓝绿色、灰白色或鸭蛋青色,其上布有褐色或紫褐色斑点。卵大小不均,平均为16.3毫米×30毫米。窝满卵后才坐巢孵卵。雌鸟孵卵,有时见雄鸟喂食。孵卵期11-13天。雏鸟体温低而不恒定,雌鸟常伏在巢中保暖。随着日龄的增加,恒温机制逐渐建立。当体温恒定并达到成鸟体温时便开始离巢。刚孵出的雏鸟赤裸无羽,体重仅2.5克左右。育雏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约经19天的哺育,小鸟即可离巢飞出。
分布范围
图片来源于:鸟网
大山雀在中国分布较广。在西溪也可以见到哦!
保护级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观鸟注意事项
一、观鸟的最佳时间是清晨和傍晚。清晨人少、光线柔和,鸟儿们出巢寻食活动频繁。傍晚时分,鸟儿们归巢也可以看见较多的鸟类。
二、观鸟活动建议大家穿着暗色系的衣物。尽量避免选择鲜艳颜色的衣物。因为鸟类视觉敏锐,鲜艳衣物会对鸟类产生刺激和惊扰。
三、在观鸟时,希望大家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做不仅保护了您的安全,还可以给鸟类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栖息地氛围。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