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老黑
专业号:老黑
2010/12/2 15:02:32
不会是因为它们远离人类的居住区,庆幸自己能够存在的金贵,才会如此真诚的展现自己?
不会是因为它们没有被水泥和钢筋压住不能生存,才会如此的卖力,用事实让自然和生态界认识自己?
可是我还是为它们的如此卖力叹息,因为经济大潮的趋向从来就不会以它们能否这样卖力为转移,“以人为本”,这是主导的生存文化,黄土、黄河从亘古到现在的人类发展史经历就能说明一个问题,人们的生活是从现在算起,未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服从现在,不管那朝那代的决策,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若不是这样,大家面临的生态现状,根本就不会是这样的。
现代文明发展了,生态文明却在倒退,要不然生态环境也不会面临这么大的压力。有人说,每秒钟中国就会增加75平方米沙化土地,也有人说,每年全国有一个中等县的面积变成沙化土地,湿地也在消失,有人说,十年不见了五万平方公里,不管这些是真是假,有没有根据,让人担心的是,气候与环境是越来越对人生存不利。
实际上,多数决策者都知道这里面的利与害,都在想让其它地区其它人作出多一点人为占有,让生物的种数和种群规模适合生态循环的需求,不想把自己该奉献的那一块拿出来作为共享,为他人也为自己。这就是人的短处,可以致命的短处。
人类的生活和以前相比,谁都知道舒服了多少快活了多少,往前看,要达到什么的生活标准谁也难以预料,生态环境和以前相比是有目共睹,一年不如一年,自然灾害和人类的奇异怪病也是比以前越来越多。我们究竟愿意让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发展成什么,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也都有自己应该尽的职责。
面对黄土黄河在秋风中的样子,我感谢它们,也为它们艳容的憔悴而担忧,因为我们也会因为它们的憔悴而憔悴,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照片上的这些景色能再多些。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