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湿地观鸟指南:向海,丹顶鹤在这里飞舞

媒体:新浪  作者:童彤
专业号:湿地办
2012/2/1 16:18:24

与珍惜鸟类亲密接触 国内各大湿地观鸟指南(3)

 
 
  【向海,丹顶鹤在这里飞舞】

 
3-1 飞舞的丹顶鹤
飞舞的丹顶鹤

 
  向海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境内,是科尔沁草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地貌以沙化和盐渍化的平原为主,区内多固定沙丘,沼泽湿地和湖泊分布其间:沙丘上千奇百怪的蒙古黄榆,是世界罕见的生态景观;一望无际、神秘莫测的蒲草苇荡,是向海的独特景观;3万多公顷湿地草原,是向海核心中的核心,被世界环保组织定为A级湿地,是中国六大湿地之首。

  向海的传说与历史
 
  关于向海的传说。听老人们讲,当年玉帝把违犯天条的一条黑龙贬下凡间,在黑龙江修炼,但它顾念苍生,年年旱使甘霖,排涝引洪,使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它经常化为黑面书生,自称姓李,到民间访贫问苦,帮助乡亲们,人们都亲切称呼它“老李”。后来有一条白龙在香海一带作恶,糟蹋庄稼,为害乡邻。老李知道后,专门从黑龙江赶来收服它,经过几场大战,终于赶跑了为非作歹的白龙,但黑龙也受了重伤,尾巴被白龙咬掉,这就是东北传说中“秃尾巴老李”的由来。不过据说黑龙伤重,不能驾云回老家黑龙江,就在向海当地养伤,后来就在黑龙养伤的地方出现一片沼泽,这就是现在向海湿地的传说。
3-2 丹顶鹤的乐园
丹顶鹤的乐园
 

  而向海则是因香(向)海庙而得名的。历史上,向海一带是蒙古族王爷哈图可吐的领地,蒙古族多信仰藏传佛教。清顺治六年即公元1664年初,在山清水秀的向海湖西塔甸子,建起了一座青砖灰瓦的寺庙,初名“青海庙”。1784年乾隆皇帝赐名为“福兴寺”,并亲笔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书写匾额和“云飞鹤舞,绿野仙踪。福兴圣地,瑞鼓祥钟”碑文,现在北京雍和宫《福兴寺志》还留有这段记录。当年福兴寺殿宇崇宏,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逢吉日更盛。1928年西藏活佛班禅大师曾专程来此传经说法,福兴寺内整日香烟缭绕,弥漫如海,故俗称香海庙。其所在地也被当地人称为香海,后来错传为向海,并正式命名,一直到今天。

  其实,向海湿地的形成是千万年自然变化的结果。原来向海上游自内蒙境内共有3条比较大的河流经过,最后都汇集在此,形成了3条河共有的归宿,也就形成了世上罕见的河尾湿地向海。
水草丰美的鸟类乐园
3-3 飞翔的梦
飞翔的梦
 

  保护区内蜿蜒起伏的沙丘,波光潋滟的湖泊,千姿百态的蒙古苇荡,牛羊亲吻着草地,鱼虾漫游于池塘,渔翁、牧童、炊烟、农舍……构成了一组秀丽的田园诗,一幅淡雅的风景画。这里更为迷人的是鸟类。据专家近几年观察,已发现293种。其中,猛禽有金雕、白尾海雕、秃鹫、隼、鹗等20余种。还有天鹅、大鸨、灰雁、白额雁和世界濒危物种一类保护鸟类白鹳等。向海的鹤最为有名。全世界有鹤类14种,向海占有6种。它们是丹顶鹤、白鹤、灰鹤、白头鹤、衰羽鹤、白枕鹤。由于向海鹤的种类多,种群大,有“鹤乡”之美誉,已成为世界上较大的鹤类观赏区之一。

  三面环水,一面临山的仙鹤岛位于向海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公里处,岛上灌木葱茏,水草丰美,良好的生态条件,优雅的山水风光,成了珍禽饲养驯化的“世外桃园”。

  岛上亭台园舍,造型古典雅致,别具一格。珍禽园内有体态优美的东方白鹳,性情机敏的灰鹤,玲珑乖巧的蓑羽鹤;猛禽园内有嘴似钢钩的白尾海雕,上下翻飞的白尾鹞,空中霸王秃鹫;有百啭千鸣的百灵,专食芦花的苇鸟,会嗑瓜子的蜡嘴雀……浅潭上俊美秀逸的丹顶鹤时而曲膝弯腰,引吭高歌,时而拍动双翼,双双共舞,时而有“领队”呼号,群鹤便会不约而同地凌空而起,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在无边的苇海上盘旋,此情此景,不是诗人的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那首“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来。
TIPS
3-4 飞舞的鸟儿
飞舞的鸟儿
 

  玩在向海去向海,不登“揽海阁”是一种遗憾。“揽海阁”位于向海的西北,在郁郁葱葱的榆树林里,巍然耸立于高高的沙丘上,拾级登阁,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驱散所有烦恼,让心情蓦然开朗。凭栏远眺,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享受,是一种透彻的俯瞰!这绝无仅有的角度,让湿地美景在脚下变得气势恢弘。

  踏入保护区博物馆,简直就像进入一个天然的野生动物园。200多种珍禽异兽标本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披霜带雪的野狼,亮翅舞爪的秃鹫;飞奔击雪的野兔,举止凝重的天鹅;嘴似琵琶的白琵鹭,目露凶光的金雕;成群游弋的雁鸭,引颈展翅的丹顶鹤……那一幅幅白鹳筑巢,鹤翔雁舞、仙鹤育雏的珍贵照片定会把你带入如梦似幻的神奇的动物世界。

  从通榆县城向西行50公里,便是著名的向海南景区。那里有风车苇海和黄榆奇观,在此赏黄榆,观风车,探苇海,入民俗,人共自然。兴隆山黄榆观光区有一片世界罕见的万亩蒙古黄榆林。夏日里枝繁叶茂,浓绿如染,如伞如盖,就连树杆上也长满青苔,一身墨绿,无论怎样干旱、燥热,置身其中,无风自凉,无雨自润,有如仙境,是绝妙的旅游消暑胜地。当您登上赏榆台,天宽地阔,万亩黄榆林尽收眼底。(撰文/童彤 摄影/林海中)
 
 
 
阅读 1500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