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四大“国宝”文物经受住了175米蓄水考验,各项保护工程顺利推进。
自三峡库区175米试蓄水以来,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就对三峡文物实行了24小时监测和巡查制。涪陵白鹤梁文物保护工程的参观廊道、水平交通廊道、坡形交通廊道等水下主要工程经受了175米蓄水考验,均未发现位移、沉降等现象,主体稳定,仅坡形廊道在高位水压下出现局部少量渗点,已委托成都杰臣公司按专家论证的方法进行处理。目前交通廊道原已处理的渗漏未发生再渗和新渗点,廊道渗漏已基本得到全部控制;石宝寨文物保护工程的主体围堤护坡受175米蓄水影响,围堤挡墙沉降缝约45米长段出现向内0.5厘米位移,造成3处堤上栏杆开裂。经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全面检查、分析,挡墙沉降值在正常范围内,整个石宝寨围堤护坡是稳定的、安全的;张飞庙文物本体及东侧滑坡治理工程整体稳定,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178米以下的护岸和64根抗滑桩在蓄水前已全部修建完成;大昌古镇等其他重点文物点在三峡库区175米试蓄水期间也未发现异常情况。
白鹤梁、石宝寨、张飞庙和大昌古镇是三峡库区地面文物的四大“国宝”: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之中的白鹤梁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记录了1200多年来72个枯水年份的长江水位资料,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和“水下碑林”,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忠县的石宝寨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中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被称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也被誉为江中“小蓬莱”;位于重庆巫山县的大昌古镇有着17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一灯照全城”的袖珍古镇,是三峡工程淹没区内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位于重庆云阳县的张飞庙为蜀汉末年纪念三国时期名将张飞而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