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科技部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6/9/29 6:25:02
湿地是“淡水之源”,是“地球之肾”,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十一五”以来,针对湿地保护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并进行了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了生态治污。
2016年9月19日—9月24日,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大会专门设立“水污染治理专项生态修复和湿地技术”专题分会场,围绕人工湿地建设、退化湿地修复和湿地保护管理,水污染治理专项科研人员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松花江沿江退化湿地恢复、南四湖人工湿地强化、辽河保护区湿地网构建、太湖湖滨带生态构建与建设、滇池内源磷负荷与生态修复等技术的核心内容、示范成效及推广应用情况。
水污染治理专项的技术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专题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讨论热烈。来自国内外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通过现场问答的方式与科研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