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林业部门组织开展2008年福建沿海越冬水鸟专项调查。调查发现,闽江口越冬水鸟达到1.7万多只,相比2006年冬,增长1倍以上。
这份调查报告将为全省湿地规划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约有10万只以上水鸟在我省越冬,包括不少国际濒危鸟类。
两种珍稀鸟类首次出现
据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余希介绍,1月7日至16日,他们观察了福建省沿海21个湿地、平潭岛和宫口港,发现了11.4万多只水鸟,由此推断今年有10万只以上水鸟在我省沿海越冬。
排名靠前的有:兴化湾2.09万多只;闽江口1.7万多只;泉州湾1.5万多只;围头湾9787只;莆田湄洲湾8209只;厦门沿海8084只。以上几处均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
调查显示,今年在福建省越冬的国际濒危鸟类数量上有所增加,首次发现了东方白鹳、岩鹭。
调查共发现51种鸟类,其中黑腹滨鹬等鹬类数量最多。另外,多种珍稀濒危鸟类也栖身福建省湿地。
例如,目前全球约有8500只黑嘴鸥,而闽江口、福清湾、泉州湾和厦门沿海等就分布着2175只黑嘴鸥。
除此外,闽江口发现了鸿雁1150只,兴化湾和东山湾发现了黑脸琵鹭137只,闽江口发现小天鹅18只,文武砂水库发现东方白鹳11只,虎头湾与东山湾发现岩鹭3只。
闽江口湿地鸟儿多了一倍
记者了解到,福州市闽江口越冬水鸟达到1.7万多只,相比2006年调查的8359只,多了近万只,从全省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
专家介绍说,闽江口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
水鸟的增多,一方面得益于闽江河口设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另一方面,当地居民爱鸟意识不断提高,湿地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改善。
专家认为,大规模围垦已得到制止,目前对沿海湿地破坏最多的还是滩涂养殖等人为干扰。特别是当地围垦建设圈占潮间湿地,使水鸟失去很多栖息地,造成个别湿地水鸟数量下降不少。
专家称,沿海越冬水鸟专项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以不断完善福建省鸟类湿地数据库。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