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湿地鸟类很多
黄河湿地三门峡段
涉及灵宝、陕县、湖滨区、渑池等四个县(市)区,东西长205公里,总面积2.85万公顷,占整个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42%。
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保护区
探索保护与利用的样本
□记者房琳实习生张克瑶文图
和谐共处
翩翩起舞的白天鹅是湿地的精灵
2月22日,紧挨三门峡市区的天鹅湖里,数百只白天鹅或嬉戏于水中,或栖息于滩涂之上,怡然自得,当发现岸边有人正用镜头欣赏它们的时候,这些美丽的天使便“默契”地展开双翅,翩翩起舞于绿水之上,引得岸上的人们流连止步。而在天鹅湖的东侧,一条道路相隔,仅仅数百米之外,就是繁华的城区,车水马龙,喧嚣不已。
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陶醉画面。
天鹅湖不过是黄河湿地三门峡段上一颗小小的珍珠。在这片广阔秀美的湿地上,每年冬季都会引来上万只白天鹅栖息越冬。
白天鹅,这个黄河湿地上的精灵,也让三门峡这座城市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天鹅之城。三门峡湿地,也因此成为国内有名的鸟类拍摄基地,每年引来数以千计的摄影爱好者。
“提起河南的湿地,啥时也不能不提咱三门峡湿地!”说这话时,黄河湿地三门峡管理处副主任李树拉显得很自豪。
立法保护
一纸《办法》饱含湿地的“期待”
50多岁的李树拉和湿地打了十年交道。在自豪的同时,他对湿地的保护也心有忧虑。
虽然近些年三门峡当地对湿地,尤其是对白天鹅的保护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人破坏湿地环境的情况依然存在。
“根本原因在于无法可依。”李树拉等人认为。据介绍,目前,湿地保护区管理可以依照的法规是《自然保护区条例》,但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地、森林等资源进行管理时,首先要遵循《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律,再加上《自然保护区条例》的可操作性不强,湿地管理的尴尬,自然在所难免。
保护利用
一种变化显露湿地开发的科学路径
我省众多湿地的显著特点是离城区很近。湿地环境和人类活动无时无刻不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李树拉看来,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甚至开发湿地,发展生态经济,是众多湿地保护区绕不开的命题。
在灵宝鼎湖湾湿地保护区,万亩碧波中,成片的滩涂地上生长着摇曳多姿的芦苇,分外迷人,这里也因此有“豫西白洋淀”之美称。
当地的渔民老单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被属地政府承包给私人养鱼,本来大家以为这样做会破坏湿地。但没想到这里养的鱼却引来众多鸟类栖息,湿地因为鸟类的增多更显生机。但接下来,养鱼者却为了扩大水域面积养殖,私自除掉一些滩地,又破坏了湿地环境。后来,在相关部门的关注下,养鱼者又重新填土种植芦苇,渐渐恢复湿地原貌。
“这说明,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地利用湿地,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李树拉感叹道。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