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纪实
不久前,记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阿子滩乡阿子滩村,碰到刚刚从玛曲草原运回一批育肥牛的农民何日占。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村和玛曲签订了供草协议,去时我们送的饲草,来时拉的育肥牛,各取所需。”何日占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此次他廉价买回10头瘦弱牦牛,翻年育肥后出售,每头牛可得300至400元的利润,就此一项,他家可增加3000多元的收入。“这些老弱瘦牛要是留在玛曲草原,可能过不了春乏关。”他又补充道。
把甘南牧区和农区连在一起的是一条崭新的道路,它就是甘南在全国牧区率先实施的“农牧互补”战略。如今在甘南,无论是在辽阔的草原牧场,还是在梯田环绕的山区村寨,“农牧互补”已经成为一项深入人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不但与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直接有关,而且可望使甘南草原生态逐步得到恢复,发挥越来越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在这项以“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区种草、牧区补饲”为主要内容的“农牧互补”战略带动下,全甘南州已累计建设标准化牲畜暖棚4757座35.35万平方米,棚圈108座0.64万平方米,暖棚育肥出栏牛羊25万头(只),奶牛养殖7.98万头;全州现已发展各种养殖种植示范户6236户,其中牛羊育肥户1768户,奶牛养殖户665户,种草户3893户,部分示范村养殖户平均每头牛获利350元、羊55元,年户均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种草比种粮年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发展养殖小区18个,养殖专业村79个,逐步形成了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
甘南草原面积40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所辖7县1市中,3个县为纯牧业县,其余为半农半牧或农业县。虽然甘南草原被誉为亚洲最好的天然草场之一,可由于长期以来原始粗放的畜牧业生产方式,致使草原牧区牲畜超载过牧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州近9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天然草地亩均产草量比上世纪80年代初下降了104公斤,草畜矛盾突出,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靠天养畜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成为牧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同时,甘南地处长江、黄河上游,辽阔的天然草场、湿地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涵养地,素有“中华水塔”、“黄河之肾”称誉,是保护长江、黄河生态安全的巨大天然屏障,因而防止草场退化、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也成为当务之急。而甘南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具有良好的舍饲基础和气候、耕作条件,103.4万亩耕地中90%以上属中低产田,坡耕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不高,适宜发展种植优质牧草,可以形成丰富的饲草料资源。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甘南大力实施“农牧互补”战略,改变一切农牧分隔、草畜优势不能互补的状况,合理调整农牧业布局和结构,充分利用农区和半牧区丰富的饲草料资源优势,实现了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三大生态类型之间的资源优势的互补,提高了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无论是在碌曲县尕海,还是在玛曲县尼玛,都可以看到一排排漂亮的红色砖房在蓝天映衬下格外显眼,那就是按照畜牧良种化、圈舍暖棚化、草场围栏化、饲草料基地化、防疫规范化、牧民定居化的“六化”标准建起来的家庭牧场。如今,碌曲县已有不同规模的家庭牧场2434户,占牧户总数的75%;牧民建房3.74万平方米,建立牲畜标准化棚舍2500处。这种新型模式正在改变着千百年来牧民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生产生活方式。记者走进尕海乡尕秀村牧民拉木措的家,主人正在自家小院里用太阳能灶烧水。
“以前我们就住在草原上,可真是‘一顶帐篷一群羊,春夏秋冬过时光’。”拉木措说:“现在政府为我们建起了养牲畜的暖棚,我家养的牛羊越来越多,收入也多了,还盖起了红砖房。”
而在以农业为主的临潭县,“农牧互补”战略的实施同样如火如荼。顺达集团经理张世明介绍说,他是响应政府号召在家乡投资畜牧业的,集团下属的金洮养殖场已经形成规模,肉牛产品主要销往西藏、南方省区市和中东地区。这个县兴建的另一个龙头企业是华新奶牛养殖场,是加快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而引进的第一个现代化“农”字牌项目,项目总投资8824万元,一期工程仅用5个月完成投资2800万元,已建成高科技综合展厅一座,现代化牛舍3栋,挤奶区、厂区公用设施及化粪池、沼气池等。农民个体也看好牛羊育肥的生意,临潭县卓洛乡农民马万玉说:“过去种20亩地,年收入达不到5000元,现在种饲草喂牛,年收入能达到9000元。”
甘南州已经形成了以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省级为核心,包括夏河锦凤翔食品有限公司、玛曲宏达实业有限公司、甘南州燎原乳业公司等22家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群,带动农牧民88700户。这些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而且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和空间。华羚和科瑞公司先后通过了国家质量认证及国际标准质量认证;首曲公司和草原兴发玛曲肉食品厂取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和AA级食品认证。
在甘南,活畜和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建、扩建了一批交易市场,其中玛曲县活畜交易综合大市场是在周边省区规模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临潭、合作等县市的活畜和畜产品市场已初具规模,改善了有市无场、农畜产品交易难的状况。全州共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个,带动农牧民2100多户,市场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所完善。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