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人勤财运旺 湿地水生金

媒体:黑龙江日报  作者:朱桐 蔡韬
专业号:黑龙江湿地
2012/11/7 16:44:24

    金秋时节,记者一行到哈尔滨民主湿地踏访。进入核心区,水面上芦苇香蒲摇荡,景色别致。30多艘“湿地画舫”整齐地排列在湿地农民重新修葺的码头。不时有船儿归来,看着游客们一脸的陶醉,听着他们兴奋地彼此邀约:下周再来!陪同采访的民主乡党委副书记张忠禄骄傲地对记者说,现在,民主湿地“老招人”了!

  “我们6月份收入68万,7103万,8110万……”如数家珍的不是村会计,而是几位普通的胜利村村民,也是民主湿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员工。今年48岁、一脸憨厚的张吉宾对记者说,过去全家靠种地为生,一年下来收入也就5000多元。因为要供两个孩子念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去年村里搞湿地旅游,有着多年打鱼经验的老张经过培训成了一名游船船长,现在每个月能挣2千元。“财务都是公开的,领导说今后过年过节我们还有福利呢。”老张觉得自己现在特“牛 ”。

  张忠禄告诉记者,去年,胜利村村委会决定“靠水吃水”,利用大顶子山截流时的村集体补偿款,投资成立民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00多位村民放下锄头搞旅游,成了滨江湿地旅游业的第一批建设者和受益者。

  如今湿地已经变成了“吸金石”,“火车头”就是以村委会主任杨九州为首的一班人。张忠禄说,“原来做好了赔三年的打算,没成想第一年就有了回报,今年就见利润了。”村集体腰包鼓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跟着受益。58岁的段树庆最高兴的是,村里决定从今年开始承担所有村民的新农合费用。他说:“过去村里没收入还有外债,70%的村民有贷款,现在天天有收入,日子过得有劲儿!今年我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一千块钱。”

  湿地游不仅让村民有了信心,更有了责任心。有几位村民自发地巡视景区,监督门票收入。“我们走的是低价的路子,一票到底,啥都能玩,所以没有‘人情票’,谁的客人谁掏腰包买票已经成了习惯。”健谈的杨九州告诉记者。导游张遵秀说,自6月份哈尔滨湿地节开幕以来,每周五、六、日三天高峰期日接待的总游客量基本保持在1700人左右,本地客占八成,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外国的游客朋友也都慕名而来。“今年接待游客总人数预计得超过十万人次。”杨九州得意地说。

  “明年,我们还能更好。”杨九州向记者透露了民主湿地明年要干的“大事儿”:主岛龙王岛的建设已经纳入日程,哈尔滨最大的人造沙滩浴场呼之欲出;民主湿地旅游公司将变为股份制,全体村民都将成为股东。

  “我们还想把原来的榆树屯恢复起来,打造成东北民俗屯,养笨鸡、笨鸭、建酒坊,杀猪宰羊过大年。夏看湿地冬看民俗,欢迎你们再来。”杨九州大手一挥。
阅读 64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