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全球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不断升级

媒体:中国环境报记者  作者:曹俊
专业号:安徽省自然保护管理站
2013/3/13 15:20:11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十六届缔约方大会(COP16)于3月3日~14日在泰国曼谷举行,来自全球177个国家、土著地区、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约2000名代表参会,他们将决定这个世界上众多动物未来的命运,包括备受关注的大象、白犀牛、北极熊和鲨鱼。
  “2013年是CITES缔约40周年,也是全球野生动植物关键的一年。CITES以采取有影响、有意义的行动和决策而著称,今年全球野生动植物大会的成果,将对众多动植物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公约秘书长JohnE.Scanlon说。
  审议70份提案,中美首次就动物保护展开伙伴合作
  55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70份提案,涉及海洋物种(包括一些鲨鱼物种)、木材(包括马达加斯加的100多种树种)、厄瓜多尔骆马、淡水龟、蛙等动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大象、白犀牛和北极熊的特别保护。这些数量不多的动植物正遭受着偷猎、采挖和栖息地缩减的威胁。
  很多提案关注偷猎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过度捕捞和过度采伐导致的海洋和森林资源破坏,以及有关野生动物犯罪的全球风险。
  据了解,美国、中国和越南联合发起了保护47种不同龟类的提案,这些亚洲龟鳖中大约有75%受到威胁或濒临灭绝,这也是美国与中国首次就一项动物保护措施展开伙伴合作。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局长、COP16美国代表团团长丹·阿什表示,希望这次合作奠定两国就这一问题结成新的伙伴关系的基础。
  会上,代表们在会议期间对提案进行审议,考虑接受、拒绝或修改这些提案,以修改CITES附录。
  讨论改善管理体制,3月3日有望成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CITES的保护范围目前涵盖大约5000种动物和2.9万种植物,执行起来很困难。野生动植物保护人员往往要用微乎其微的资源来保护大片野生环境区域,而他们的对手则是受黑市暴利驱使的人类。
  因此,此次大会正针对以下议题开展讨论:CITES如何进一步加强打击象牙和犀牛角以及其他动植物及其制品的非法贸易;CITES是否可以要求全球环境基金作为CITES的金融机制,在国家层面协助各国政府履行义务;CITES采取的措施对贫困地区人口的生计有哪些潜在影响;秘密投票如何使用;是否将每年的3月3日(CITES于1973年3月3日在华盛顿签署)确定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
  野生动物执法网络组织首次全球会议,呼吁跨境合作打击有组织犯罪
  公约秘书长JohnE.Scanlon 表示:“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正在不断升级,呈跨国化趋势,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在政治和行动两方面均做出与这种危险相应的反应。”
  野生动物执法网络首次全球会议于3月7日召开,会议强调在打击野生动物和森林跨国有组织犯罪时跨境合作的重要性,呼吁应增强地区执法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应对来自野生动物犯罪网络的严重威胁。
  与会代表广泛支持开发一个野生动物执法网络或团体,在全球层面使用现有的合作安排如ICCWC(打击野生动物犯罪国际联盟),以改善信息沟通、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讨论并确定打击野生动物犯罪的联合行动。
  ICCWC声明中写道:“在应对野生动植物犯罪活动方面往往没有良好的组织结构,缺乏协调,以零敲碎打和临时的方式进行。”打击野生动物犯罪国际联盟的合作伙伴包括CITES秘书处、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国际刑警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界海关组织。
 相关链接
  关于CITES
  CITES的精神在于管制而非完全禁止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利用物种分级与许可证的方式,以达成野生物市场的永续利用。
  公约将其管辖的物种分为3类,分别列入3个附录中,并采取不同管理办法。
  附录Ⅰ包括所有受到和可能受到贸易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明确规定禁止其国际性交易。
  附录Ⅱ包括所有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就可能导致有灭绝危险的物种,对这些物种进行国际贸易管制。
  附录Ⅲ是各国视其国内需要,实施区域性管制国际贸易的物种。
  10年来非法象牙贸易增至3倍       


  “随着非法象牙贸易的不断增长,非洲中西部的大象数量持续受到严重威胁。过去10年里,被杀戮的大象数量翻倍,非法象牙贸易增至3倍。CITES网络对40%的非洲大象数量监测显示,2011年,1.7万头大象被非法杀害。2012年初的数据表明,情况没有太大改善,而且真实数字可能更高。”以上数据来自UNEP、CITES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尘土中的大象——非洲大象危机》。
  报告称,自2009年以来,查封的大规模运往亚洲的象牙超过800千克,并在2011年达到新高。这表明,非法象牙贸易存在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犯罪网络。同时,相对有罪不罚的现象导致了非洲和亚洲越来越活跃、盘根错节的象牙走私活动。
  野生生境每年损失近3000只类人猿       


  “在过去的7年中,有记录的档案显示,至少643只黑猩猩、48只倭黑猩猩、98只大猩猩和1019只猩猩被捕获,用来进行非法贸易。而这些数字只是冰山一角,报告估计,非法贸易使非洲和东南亚森林每年损失近3000只类人猿(至少2972只)。”数据来自UNEP在曼谷发布的报告《被偷走的猿:黑猩猩、大猩猩、倭黑猩猩和猩猩的非法贸易》。
  报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类人猿生存伙伴关系”发布,第一次分析了非法贸易的规模和范围,强调了日益复杂的跨境犯罪网络链。报告显示,自2005年以来,野生环境中至少失去了22218只类人猿。它们或被卖掉、猎杀或被人类圈养,其中黑猩猩占64%。
阅读 16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