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 保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联合推出
第32期
The 32th Phase
脊椎动物.棉凫Nettapus coromandelianus
脊椎动物,雁形目,鸭科。棉凫(fú)体型较小,体长通常为30cm左右,是鸭科中个体最小的野鸭。棉凫的英文名为Cotton Pygmy Goose,直译成中文就是棉花一样的迷你鹅。确实,棉凫的嘴巴跟鹅很像哦,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团棉球,故此得名“棉凫”。
棉凫为雌雄异色,雄鸟的头顶、颈带、背部、两翼及尾都为黑色并具有绿色金属光泽,其余部位近白色,飞行时白色翼斑明显。雌鸟与雄鸟相比,棕褐色取代其黑色区域,皮黄色取代其白色区域。雌鸟具有显眼的暗褐色过眼纹,无白色翼斑。雄鸟的虹膜为朱红色,雌鸭则为棕色。
棉凫通常栖息于安静的内陆淡水水域,特别是具有很多浮叶植物、挺水植物的水面。在水生植物间游动觅食,很少上岸。性胆小、谨慎,发现危险时贴水面快速飞离,振翅轻快。主要以植物的嫩叶、嫩芽、根、种子等为食,也吃水生昆虫、蜗牛、软体动物、甲壳类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
自2019年5月,青华海首次记录到棉凫后,直到今年它们已经连续3年来到青华海了,而且每年都是5月开始到达。棉凫的繁殖期为5-8月。 它们的繁殖很有特点,不像黑水鸡、水雉、小䴙䴘等其它邻居们直接在湿地水生植物群落间筑巢,它们是在树洞里筑巢、产卵、孵卵的。而青华海湿地公园周边其实没有原生的大树可供它们筑巢,不知道正处于繁殖期的它们能不能找到繁殖的地方。也或许,它们来到青华海只是短时期的停留,然后再去向最终的繁殖地繁殖。
棉凫近年来在国内多地都有记载。主要分布于四川、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南至云南南部、海南岛以及广东和广西,偶见于华北及台湾。由于湿地生境减少,数量稀少,已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需加强保护。
摄影师介绍
Introduction of the photographer
汪金芳,自由摄影人,喜欢拍摄自然生态作品,爱好观鸟,关注候鸟迁徙及栖息地保护,拍摄了很多珍贵的鸟类照片资料。他的作品《青头潜鸭》曾获得青华海鸟类摄影大赛照片组金奖。
文字整理:段红莲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