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发展瓶颈。日益严峻的环境考验,经济发展的模式如何转变,民主与法制建设如何深化,贫富差距怎样缩小,政府职能如何定位等等,都是摆在广东面前的重大课题。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所指出的,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正在经历着重要的历史时期。为此,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了广东11家主要新闻单位一行15人,于1月27日前往浙江调研学习,就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思想解放大讨论,进行集中采访报道。
钱塘江上鸥鸟飞
隆冬的钱塘江珊瑚沙水库水面依然浩渺,碧波荡漾。突然间,一群美丽的鸥鸟在空中划出优雅的弧线,上下盘旋。游客兴奋地喊着:“三个脚趾的鸥!”这是钱塘江边第一次发现三趾鸥。
2007年12月26日,浙江野鸟会的成员,在珊瑚沙水库拍下这群鸥鸟,向专家求证后得知,这是一种珍贵的水鸟——“三趾鸥”,在杭州第一次被发现。
一般的鸥鸟都是4个脚趾,三趾鸥则非常少见,其数量在全球也非常有限,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地区。
近年来,钱塘江鸟类品种、数量都越来越多,渐渐地变成观鸟、拍鸟的好地方。
为什么一度备受环保污染的钱塘江成了“观鸟天堂”?
答案是水质变好了。
“钱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非常明显,三类以上水质监测断面比2004年同期提高22.2个百分点。”浙江省环保局发布的2007环境质量状况通报上说。
根据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2007年,钱塘江水系一类至三类水质占73.3%。“钱塘江总体水质有所好转。”浙江环保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孙顺友,说到钱塘江保护,依然显得很谦逊。
松鼠定居西湖旁
2008年1月29日清晨,当人们醒来,整个杭州城已被皑皑白雪所覆盖,西湖也是一派银装素裹,展露出少有的风姿。大雪中,西湖游人如织,杭州城井然有序。“多少年没有见到这么大的雪,这么美的西湖。”西湖管理局的小姚说,“中午我还要给‘女儿’放点吃的。”
她所说的“女儿”,其实就是定居在西湖的可爱松鼠们。自从西湖整治工程完成后,这里不仅成了鱼儿的乐园、鸟儿的天堂,也成了包括松鼠在内的各种小动物的美丽家园。
“每天,我们都会放些水果给这些小松鼠,它们也都会按时跳到办公室的窗台上来吃。不少清晨来西湖晨练的阿姨,也会专门带着好吃的东西给这些松鼠‘女儿’。”
恢复西湖明朝规模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杭州“还湖于民”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从2002年开始的整治工程,按照明代西湖的规模,将西湖南线整合,不仅动迁了420多户沿湖而住的居民和单位,开挖水面26900平方米,将这些地方恢复为湖泊,杭州市政府为此还花费大量资金,为使沿湖居民安居乐业,在湖边专门建设了别墅式公寓。
西湖引入的钱塘江水都经过污水处理,封闭了11个流入西湖的污水口,使西湖、钱塘江、运河的水质得到极大改善。
经过5年努力,在原来5.6平方公里的基础上,西湖新增水面面积90公顷。现在,泛舟西湖,碧波荡漾,成群的鸬鹚在岛上安详休憩,不时有各种鸟儿在湖面翱翔。多年前,一篇《西湖已死》的文章,描绘了西湖被污染蚕食的困境,今天,西湖又恢复了美丽的容颜。
西湖沿岸有史以来首次全线贯通
整治后的西湖,推倒了所有的围墙和栏杆,免费向市民和各地游客全部开放。过去进一个景点收一次门票的情景成为了历史,也是杭州市政府坚持“还湖于民”的重要步骤。被单位大院和民宅阻隔的西湖沿岸实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线贯通。
由于历史原因,西湖沿线民居、宾馆、机关、单位、公园密布,高高的围墙挡住了西湖沿线的无限风光,也挡住了游人漫步西湖的步伐。
交还给市民和游客的,除了一个完整的长达3.5公里的沿湖长廊外,还有18处重新恢复的人文历史景观。此外,杭州建成总长1200余米的隧道穿过西湖,既解决了交通问题,也避免了对西湖和游人的影响。
一进入杭州,我们可以看见不少城市隧道代替了往日的高架桥,尤其是在城市交通要道和环境敏感点,地下隧道有效避免了噪音、废气等对环境和居民的不良影响。孙顺友说,在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不可偏废的情况下,我们只要坚持科学发展、环境优先的原则,就可以找到平衡点。政府宁可多花一些钱建设隧道,以避免高架桥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污染,曾让人一边赚钱一边骂娘
在浙江,水变好了,鱼多了,鸟来了。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钱塘江、西湖所独有。
“这两年,我就来过水头不下20次了!”浙江省环保执法稽查总队工作人员宋茹吉这样对记者说。因为这个名叫“水头”的小地方,曾经出了一件大事情!
水头镇号称“中国皮都”,是中国最大的生皮交易市场、猪皮革加工场和集散地。在这个小镇里,居然集中了1260多家制革企业,从业人员达到8万多人。
由于制革工艺落后,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流经水头镇的鳌江,成为整个浙江省所有水系中水质最差的,其下游水质全部是劣五类。2003年9月和10月,水头镇分别被列为全国十大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和浙江省严重污染环境九大案件之一!
尽管涉及到如此众多的就业人数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浙江省依然决定关闭这些污染企业。“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这一口号在浙江早已为人所熟悉。
“当时人们的心态复杂,一方面要靠它吃饭赚钱,一方面又投诉污染严重。”孙顺友说,“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这种淘汰或损失,是一种收益性淘汰和损失,体现了一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精神。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浙江省提出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科学发展战略。”
“不换思路就换人!”
在浙江,环保生态工作被列为各级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而且享有一票否决权,谁不执行环境优先,谁就走人!
2004年10月,浙江开始为期三年的“811”环保行动——就是对8个地区11类产业整治重点,环保检查的力度不断增加。目前又扩大到9个地区11类产业,被称为“911环保风暴”。
原来流经水头镇、全省水质最差的鳌江,如今水不臭了,不黑了,江豚也回来了。
1月14日浙江省环保局曾向媒体通报2007年度全省环境质量状况。2007年是为期三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取得圆满成功的一年,通过三年的环境污染整治,全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环境改善指数
水:总体水质比2006年有所好转。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总体水质基本稳定,Ⅰ-Ⅲ类的水体占67.2%。
气: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78.1%的省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与2006年一样,影响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全省11个设区城市全年的Ⅰ-Ⅱ级空气质量天数均达到85.9%以上,但全省酸雨污染仍较严重。
声:全省省控城市的区域环境噪声面积平均56.3分贝,比2006年增加1.1分贝;城市社会生活噪声源影响比2006年低,但交通噪声源比例有所上升。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