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在长江江滩上捕鱼,没想到一网下去,却捕到一条400余斤的中华鲟。这条身长2.7米,头部受伤的巨大中华鲟被捕获后,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救治。治疗后的这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仍被放回了母亲河长江之中。
渔民捕到受伤中华鲟
10月30日,在宿松县洲头乡泗州村的长江江滩上,一条重达400多斤的“大鱼”被当地渔民捕获。这头受伤的鱼被控制后,多地渔民在第一时间通知了长江河道渔政管理站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赶到现场一看,证实是长江特产鱼中华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长江鱼王”、“活化石”之称。
“我早上跟两个渔民一起到江里来捕鱼,用丝网捕些小鱼,慢慢到江中的一个滩上,当时水也不深,开始收网的时候,发现网上有一条大鱼。”捕获这头中华鲟的宿松县洲头乡泗洲村渔民杨松柏告诉记者,自己也没看过这么大的鱼,拉网也拉不动。后来在其他两个渔民的协助下,一起拉到岸边上。
宿松相关部门会诊
“捕获的这条中华鲟体长2.7米,背宽50厘米,体重估计有400斤以上。在长江发现如此巨大的中华鲟,实属罕见。估计是洄游寻地产卵的鲟鱼,该鱼的头部、前鳍、腹部受到了三处明显的外伤,其中头部伤势严重。”宿松县复兴镇渔政站副站长张洲生不无担忧地说,最严重的就是头壳,有两处已接近腐烂的现象,不然这条有两百公斤的鱼不会冲到沙滩上。“受伤的原因,主要可能就是长江吸砂船螺旋桨导致的。”
宿松县水产局、环保局、渔政站等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闻讯后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这条受伤的中华鲟的现状进行评估,对伤势进行会诊,并同省市有关专家进行交流。
宿松县水产局副局长程必胜说,按理来说,我们应该是把它搞到周边的救护中心,但是到铜陵的救护中心路途很遥远,在附近也没有池塘和河套的地方,把它放到里面进行观察,不具备这个专业救治的条件。
伤口缝合后放回长江
在现场,附近的医生当即对这条中华鲟的腐烂伤口进行了仔细处理,并涂抹上抗生素药膏,同时还对伤口进行必要的缝合。
程副局长说,我们最后想出了一种方案就是把伤口缝合,用油性药物红霉素给它进行治疗以后,把鱼放到长江里去。
随着专业人员对这条中华鲟伤情的必要处置,这条受伤的“长江鱼王”遂被放回到长江中。
据了解,这两天宿松县水产局将安排专职人员在长江附近进行巡视,随时关注长江的情况。一旦发现中华鲟伤情有所加重或者其他情况,他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