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 保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联合推出
第17期
The 17th Phase
脊椎动物.黑鹳Ciconia nigra
脊椎动物,鸟纲,鹳形目,鹳科。黑鹳是我国I级重点保护鸟类,同时也是CITES附录II物种。分布于除西藏之外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于东北、华北和西北繁殖,冬季主要在长江流域、西南高原湖泊越冬,不常见,但在集中繁殖或越冬区较容易见。国外繁殖地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越冬在非洲和亚洲南部。虽然分布较广,但是种群数量较少。根据湿地国际2006年的统计数据,全球黑鹳种群数量约2.4万-4.4万只,在中国约有1000只左右的越冬个体。现在我国黑鹳数量应该更多,但仍较稀少,其珍稀程度可以和大熊猫相媲美,所以也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黑鹳是大型涉禽,头、颈和脚都很长,在地上站立时身高近1米。虹膜褐色或黑色,喙、眼周裸皮和脚均为红色。头、颈、上体和上胸黑色,具金属光泽。下胸、腹、两胁和尾下覆羽白色。亚成鸟像成鸟,但以褐色取代成鸟黑色部分,无金属光泽,且喙、眼周和脚不红。飞行时翼下黑色,仅三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内侧白色。前颈下的羽毛蓬长,形成蓬松的颈领,并且在求偶时期和四周温度较低时能竖直起来,起到保暖的作用。
黑鹳性机警而怕人,而且对繁殖的栖息环境较为“挑剔”,偏好在森林地带人为干扰较少的地方栖息,在靠近山崖的清澈、水流缓慢且有浅滩的河流觅食,多筑巢于陡峭的山体和高大的乔木之上,有沿用旧巢的习惯。黑鹳雏鸟是晚成鸟,需经成鸟哺育一段时间(约70天)才能飞行,通常3到4年达到性成熟。黑鹳每年3月由越冬地迁至繁殖地,9月下旬至10月初南迁至越冬地。迁徙途中和越冬时多活动于沼泽地、浅水湖泊等处,越冬时多集群。作为捕食性涉禽,黑鹳的食物以浅水中的小型鱼类为主,如鲫鱼、泥鳅、条鳅等,辅以螺类等软体动物,幼鸟和亚成鸟偶尔捕食蛙类,很少吃昆虫和植物。黑鹳觅食大多是在浅水区不停走动,并将喙不时插入水中捕食鱼类。这种觅食习性决定了黑鹳只能大量取食游速缓慢、警觉性不高的鱼类。
黑鹳是一种长距离迁徙的候鸟。资料显示,黑鹳主要有三条迁徙路线,即欧洲路线:繁殖于欧洲,到非洲越冬;中亚路线:繁殖于西伯利亚,到印度次大陆越冬;东亚路线:繁殖于蒙古,经我国的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云南到缅甸或印度东部越冬。我国在西部新疆地区繁殖的黑鹳主要迁徙至印度越冬;山西、甘肃、青海等地繁殖的黑鹳会南迁经四川至云南越冬或继续往西南迁徙至缅甸和印度东部越冬;而东北地区繁殖的黑鹳则迁至长江中下游各湖区越冬。科学家曾利用卫星跟踪技术观测西伯利亚和阿尔泰山之间3只黑鹳的迁徙。其中一只从新疆艾比湖地区经帕米尔高原,然后从红其拉甫山口绕过群峰耸立的世界屋脊最后抵达印度河流域。另外两只黑鹳分别在阿富汗和去巴基斯坦的途中失去信号(其中有一只一天内飞行了500多公里)。黑鹳迁徙的过程中,途中一些国家的战争、饥荒、干旱与沙暴,使它们几乎陷入绝境。顺利抵达印度越冬的黑鹳后来也被发现其在印度河上游被当地牧民枪杀了。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黑鹳的迁徙路上充满了艰辛。衷心希望每只迁徙的候鸟都能安全抵达目的地,一代又一代顺利地繁衍下去。
根据2016年《云南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恢复青华海湿地对于保护滇西地区鸟类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在湿地恢复前,每年春秋两季均有黑鹳、灰鹤等珍稀鸟类迁徙经过保山盆地,但由于保山盆地人口稠密,人为活动干扰较大,过境黑鹳数量很少,且停留时间很短。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工作人员持续监测到黑鹳,由此推断它们今年在此度过了冬天。
备注:1、图片中的黑鹳为亚成鸟;2、CITES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其中附录II物种指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以防止不利其生存的利用,就可能变成有灭绝危险的物种,或者是为了使以上指明的某些物种标本的贸易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必须加以管理的其它物种。
摄影师介绍
Introduction of the photographer
蔡庆彪,1989年生,贵州人。2008年离开贵州到云南保山接触摄影。保山市摄影协会会员,隆阳区摄影协会常务理事。多幅作品在摄影比赛中获奖,在各类摄影展中展示并被入册出版。长期在青华海拍鸟,其鸟类作品曾多次获奖,《水雉的故事》曾获青华海鸟类摄影大赛视频组金奖,并登上央视,同时也是东方鸻、玉带海雕等云南和保山鸟类新记录的记录者。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